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社会新闻 -> 内容
豫西抗战的红色枢纽
2015/9/8 0:19:46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

  熙熙攘攘的街头,不起眼的青砖小院,一块刻有“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字样的石牌嵌在大门右侧,推开黑漆木门向院内望去,仿佛那段抗日的烽火岁月就在眼前……
  
  “八路军渑池兵站又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渑池兵站,包括八路军兵站旧址、刘少奇旧居、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窑洞旧址三处。”近日,在位于渑池县城仰韶大街的兵站旧址前,该县党史办副主任上官丛蓉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1938年春,豫东大片土地相继沦陷,河南抗战形势日益严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由郑州迁至洛阳,洛阳便成为河南军事、政治的中心。中共中央为便于和第一战区建立直接的上层统战关系,决定在洛阳设立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毛泽东亲自委派时任中共中央军委统战部负责人的刘向三承担此项工作。1938年10月,刘向三带领一批战斗经验丰富的军事干部和一个警卫排共50多人来到洛阳设立办事处。因第一战区方面对办事处的设置颇有顾虑,加之特务活动猖獗,办事处各项工作受到限制。刘向三等人把目光投向了离洛阳不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渑池。
  
  “渑池地处陇海铁路和南韩公路的交会点上,向东经洛阳办事处可达确山县新四军八团后方留守处,向西经西安办事处可达革命圣地延安,向南可进入便于开展游击战争的伏牛山区,向北沿南韩公路可达黄河渡口,通往山西第二战区。立足这个小县城,可为各个部军队转运物资。”上官丛蓉说。刘向三向上级请示获准后,立即与国民党渑池县政府县长李树德交涉,对方当即答应支持建立渑池兵站。1938年11月,八路军渑池兵站在县城东关小寨村建立,站部设有办公室、仓库、住房、会议室、厨房、家属住房,以及喂马的窑洞等,共占用五个院子、三孔窑洞和一个草棚。
  
  兵站建立后,在接送掩护过境爱国抗战人士、为前线转运军需物资、积极开展抗日统战工作以及组织武装力量参加抗日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据史料记载,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同志,柯棣华、巴苏华等印度援华医生都曾在渑池兵站停留,并由兵站派人护送离开。截止兵站撤离,这里共接送抗日人士1000余人。国共合作抗战初期,八路军的部分军用物资由国民党供给,这些军用物资由西安用火车运到渑池,和从八路军兵工厂运来的武器一起暂存在兵站仓库,然后再中转到山西境内,最后供给到前方。也有一部分军用物质转运至洛阳、确山等地,供给鄂豫皖的新四军。
  
  1938年11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化名“胡服”来到渑池,住在现县城海露大街东段一家王姓居民家里。12月20日,刘少奇在距其住处不远的一孔窑洞中召开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历时7天,此次会议对豫西地区抗战工作、党组织的发展以及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扩大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上官丛蓉告诉记者,据刘少奇的秘书栗在山、警卫员苏登科等人回忆,当时天气很冷,刘少奇要熬夜办公,苏登科就用取暖用的炭盆烤红薯给他吃,可是吃伤了胃,工作人员就想办法从附近居民家里买点鸡蛋,煮熟后给他当夜宵吃。刘少奇看到后很生气,说许多前线战士还吃不饱饭,后方人员不能开小灶,让他们退回了剩下的鸡蛋。正是以这样以身作则的党性修养,在一个个寒冷的冬夜里,刘少奇或挑灯夜读,或踱步思考,最终写出了彪炳史册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随后,他组织举办了两期党训班,召集兵站及渑池地下党共80多名同志参加学习。党训班上,刘少奇首次宣讲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向学员们讲解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用生动的语言阐述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和统一战线的长期性。1939年1月20日,彭德怀从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来到渑池兵站,22日,兵站护送刘少奇与彭德怀坐专列前往洛阳,与新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卫立煌共商抗日统战大计。
  
  渑池兵站设置期间,经常向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和各界人士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兵站每次向政府要人要车时,政府基本都能满足。此外,八路军纪律严明,特别注重与老百姓紧密联系,帮助群众认字学文化、收种庄稼,把马匹借给没有牲口的群众种地拉车,群众因此经常义务为兵站站岗放哨、送信、补衣服,为伤病员做饭送汤,军民鱼水情得到发扬光大。
  
  1939年年底,受国民党右派反共思潮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渑池兵站生存环境日益恶劣,1940年5月,兵站奉命撤离。虽然渑池兵站从成立到撤离只有短短的1年零7个月时间,却像枢纽一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豫西抗战的光辉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结束语
  
  今日,“回望豫西抗战烽火”栏目刊发最后一篇。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6月30日起,本报陆续刊发《接受日军投降的三门峡人》《战死疆场报国恩》《岘山反击战》《弘农河坚守战》等10余篇稿件,再现了当年豫西地区硝烟四起,广大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壮举,使读者深入了解豫西抗日历史,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少读者表示,这组报道深入、及时,让大家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分享到:
作者:刘晨宁 李博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