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长在黄河岸边的三门峡人来说,一提起郭沫若就倍感亲切、无比自豪。老舍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他是狮子,扑什么都尽全力,他做什么都做得很好。写作,作诗,学医,翻译西洋文学名著,考古……”正如老舍先生所讲,郭沫若是名副其实的全才,是现代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书法家、考古学家。20世纪50年代,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全国各地的水利精英齐聚三门峡,在此修建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1959年7月5日,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到三门峡视察大坝建设情况,并一气呵成写下“诗八章”,与三门峡结下不解之缘。 因三门峡大坝结缘 自古以来,黄河都被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且难以治理。其实从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上游,黄河水都是清澈见底的,滋养着沿岸的人民,到了中游黄土高原地带,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奇观,直接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历代劳动人民为治理黄河不断努力。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着手治理黄河,选定在三门峡筑坝。这项水利工程关乎着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在当时引起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1959年7月5日,郭沫若来到三门峡视察水利枢纽工程,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难掩激动的心情,挥毫写就“诗八章”,留下“炸将神鬼化为烟,从此安澜亿万年”的名句,高度赞扬建设三门峡大坝,保障下游人民免遭水害的重大意义。 茅盾曾评价郭沫若是新诗第一人,评价他的诗中充满了豪迈与激情。从“诗八章”中我们能感受到郭沫若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肯定,以及对人与自然搏斗的不屈不挠精神的由衷赞叹。诗中写道“坝高一百六公尺,俯瞰黄河地底来……三门神鬼已无门,河底龙宫亦不存……鬼斧神工作天险,人工民斧险为夷……”,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建坝前后的变化,最大坝高106米、主坝长713.2米的巍峨大坝从黄河底部拔地而起,取代了险峻的鬼门、神门和人门三岛,一改黄河往日的狂澜,化作一泓天池。郭沫若更是用“三门峡上英雄汉,动地惊天大史诗”的句子,赞美这座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丰碑,它开启了新中国治理江河的梦想。 因虢国文化生根 视察完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郭沫若来到了正在考古发掘的虢国车马坑。为了配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城市建设,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和安志敏带领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于1956年至1957年在三门峡库区上村岭北部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挖掘古墓葬234座、车马坑3座、马坑1座,出土各类文物9179件。郭沫若考察后,断定此为西周晚期的墓葬,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并立即向周总理进行了汇报,并建议对编号为1727号车马坑实行“原地、原址、原貌保护”。正是由于郭沫若的极力要求,三门峡1727号车马坑遗址才得以在原址完整保存下来,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陈列馆便在此遗址上建成。 此后,郭沫若根据虢国墓地出土的器物,在1959年第一期的《文物》杂志发表了学术论文《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论文中作出三个判断:一是简报称上村岭的周墓一律为“东周墓”是不大正确的,“虢文公鼎”“虢季氏子段鬲”“虢季子白盘”及“虢季氏子组壶”都是周宣王时期的器皿,为北虢器。其中“虢季子白盘”当是北虢之器转赠于西虢者。二是根据这里发现的四面铜镜,其图案与“虢季氏子段鬲”相近,推断使用铜镜的上限为西周末年。三是从所出土的诸戈形式与铭文字来看,其制作年代为西周末年。以上这些论述判断对研究三门峡虢国墓地的年代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虢国墓地的发现,推动了虢国历史文化的研究。郭沫若考证认为,“郭”姓源于三门峡古虢国。古代“郭”与“虢”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的两个弟弟为虢国国君,虢仲为制地(今河南荥阳)的东虢,虢叔为雍地(今陕西宝鸡)的西虢。周平王时,东虢被郑国所灭,建立郑国。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后裔虢序封于夏阳(今山西平陆),成为北虢。西虢于西周末年迁至河南三门峡。东迁后的三门峡虢国建都上阳,地跨黄河两岸,史称南虢。北虢逐步衰落后依附于南虢,亡于晋国后,虢序后裔改虢为郭,其后代均以郭为姓。郭沫若根据充分的史料以及出土文物考证,论证了三门峡是“郭”姓发源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因辞章墨宝生情 在书法方面,郭沫若可谓现代书法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师,构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书法形态。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处理繁重国事之余,依然坚持书法创作,为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名胜古迹、工矿学校等留下不计其数的墨宝。20世纪50年代视察三门峡期间,郭沫若也曾留下墨宝,先后为三门峡博物馆、《三门峡日报》、三门峡第一高级中学、中共卢氏县委员会题写匾额。 其中,郭沫若所题字的《三门峡日报》前身是1957年设立地级三门峡市时,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党委所创刊物——《三门峡报》,后于1959年1月1日改为《三门峡日报》。同年7月,郭沫若来三门峡视察,为《三门峡日报》题写了报头。但1961年2月1日《三门峡日报》停刊。如今的《三门峡日报》前身为1985年5月1日创刊的《豫西报》,并非同一个刊物。 离开三门峡回到北京,郭沫若心中依然惦念三门峡,专门为三门峡市一高题写了“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校名寄来,同时还为学校党组织、学校工会题字。 一直以来,郭沫若的书法作品被誉为“郭体”,脱胎于魏碑体,但从他的辞章题字中,又能感受到他的书法不同于魏碑体的最大特点——书卷气。宽博凝重的魏碑体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的内在修养,与他的诗、文、史种种学问相融合,使字体刚柔并济,这一风格从“三门峡博物馆”的牌匾字体上就充分体现出来。而我们从“中国共产党卢氏县委员会”牌匾上的字体又能够深刻感受到郭沫若所遵循的“回峰转向,逆入平出”八字要诀,笔力爽劲洒脱,气韵流畅,动静结合,透露出一种张扬、果断与活泼的感觉,展现出他大胆的创新意识和鲜活的时代特色。 郭沫若视察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后赋“诗八章” 郭沫若发表的论文《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 郭沫若题写的“中国共产党卢氏县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