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河南 -> 社会 -> 内容
84岁老人被埋67小时奇迹获救 河南救援队参与
2014/8/7 10:26:21    来源: 大河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昨日,是云南鲁甸地震发生的第四天。这一天,一支来自河南的救援队伍,在震中龙头山镇的八宝村,成功救援一名被埋67小时的84岁老人,老人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到昨日下午4时30分,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过,但救援人员仍在争分夺秒,人们也在希望这样的奇迹还能出现。

【救援过程】

发现|救援队员对两名伤者实施救治

昨日上午11时左右,在位于震中龙头山镇的八宝村,大河报记者目睹了一个生命奇迹——一位被埋67小时的84岁老人,在“中国紧急救援”河南基地队员的救援下,被成功送往医院救治,他也成为灾区目前被埋时间最长的生还者。

八宝村,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大量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救援十分困难。昨日上午,部分救援队员被直升机投放在该村一块相对开阔的空地,队员们在村里徒步寻找需要紧急救治的伤者。上午11时左右,救援队员们得知,八宝村村民救出一位84岁的老人和一名中年男子,需要紧急救治。救援队员迅速赶到现场并对两名伤者实施救治,并呼叫直升机前来运送伤员。

降落|从学校到玉米地,直升机停了好几次

12时左右,根据现场救援队员提供的坐标,大河报记者和救援队员驾驶直升机迅速从昭通机场赶到了现场。为最大限度利用直升机,队员们还携带了大量救灾物资。因当地属于山区,少有平坦之地,直升机到达容易,落地难。村民在村里小学的开阔地上画上标志,试图引导直升机降落。但因为学校院子太小,周围还有房屋,飞行员尝试了三次,均未成功降落。为了尽快救治伤员,飞行员在空中观察后,将降落地点选定为位于一座山顶的玉米地。飞行员利用直升机强大的气流,将玉米吹倒在地,然后将直升机悬停,先将救灾物资卸下。

运送|爬了6里山路,队员将伤者送上飞机

此时,地面救援队员迅速用担架抬着两名伤者,开始往山上冲。当时正值中午,天气十分炎热,在海拔1900米的山路上弓背奔跑,队员们的汗水湿透了衣服。烈日下,为防止老人眼睛受伤,队员们用衣物将老人眼睛盖上。从村子到山顶,有近三公里的山路,队员们一刻不停,将两名伤者送到山顶。救援队员顶着巨大的气流,将伤员安全送上直升机。

伤员安置妥当后,直升机轰鸣着飞向蓝天。山上的村民纷纷招手向救援队员致意。

据悉,被救老人名叫刘兴勇(音),今年84岁,所住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在地震时倒塌,将他埋在下面。老人被救出后,身上无外伤但无法开口说话,也不能吃东西,右手不停颤抖。目前,老人已被直升机送往昭通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救援队伍】

成员|会救援、懂医疗,都是特种兵

“中国紧急救援”隶属于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在河南设有安阳培训中心,在郑州设有河南基地。所有救援队员都从部队的特种兵中挑选,选中后进行医疗救援培训,考取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因此,这支救援队不仅是救援能手,也是医疗高手,是抗震救灾中不可多得的专业救援力量。

“中国紧急救援”河南基地的救援队员于8月5日抵达昭通机场,并立即投入救灾中。该救援队共有34名队员,其中有6名飞行员,配有两架直升机,主要负责灾区危重伤员的运送。

成绩|两天救出6名伤员

目前救援队共分5个小组,一组在机场接收伤员,其他小组全部到灾区搜救伤员,并用直升机将危重伤员运送到后方抢救。他们的救援模式为:将搜救人员通过直升机运送到交通中断救援困难的村子,搜寻到重伤人员后联系直升机,再由直升机将伤者送往昭通市区的医院进行抢救。

两天来,除昨日上午在八宝村救治两名伤员外,“中国紧急救援”河南基地救援队还在龙头山镇龙井村救出四名重伤员,其中一人高位截瘫,一人脑昏迷。

相关新闻

第四支河南救援队伍抵达灾区

于震后第二天就赶到灾区的洛阳神鹰救援队已在灾区救灾三天,河南户外救援队也在龙头山镇小寨乡安营扎寨,一部分队员进村救援,一部分队员运送救灾物资。

此外,来自河南的第四支救援队伍河南昊天应急救援队,也于昨日上午抵达鲁甸县。昨日上午10时,他们赶赴受灾较重的巧家县包谷脑乡进行救援。昨夜,他们又运送救灾物资和药品进入牛栏江堰塞湖,参与堰塞湖排险和灾民救援。据悉,该救援队成立于今年5月,总部设在郑州,成员从退役军人中招募,均有丰富救灾经验。

(大河报)

分享到: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