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在线 -> 其它 -> 内容
官寨头村的窑洞
2020/8/17 22:32:13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一

    虽然已是下午3点多,夏日的阳光依然热烈。从陕州城区驱车一路南行,约20分钟来到张湾乡官寨头村。进入村子,四周绿树掩映,空气里渗着花木的腥甜。钻进窑洞,喧嚣和闷热随即被静谧与凉爽所替代,仿佛步入了另一个世界。

    2016年住建部等7部委评选“中国传统村落”,官寨头村榜上有名,陕州区共有5个村落先后获此殊荣,官寨头是唯一入选的自然村。官寨头村位于黄土塬的平坦地带,属台塬型地貌,也就是凸起的一处相对平坦地块,这里东、南、北三面环沟,是黄土高原冲沟形成的聚落,沟最深处可达百米,深不见底。这里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曾是古时屯兵之地。站在这里,四周层峦叠嶂,三门峡城区和邻近乡村景色尽收眼底。

    官寨头的村名起源于村中一处土台,形状酷似一口棺材,民间流传是周朝虢国某位国君的假坟。由于当地发音,“棺材”与“官寨”相同,村子就取名“官寨头”。

    官寨头村最早在光绪三年便已形成。人们逐水而居,在火烧阳沟小河旁的崖边修建窑洞院落,后来渐次向西扩张。全村243口人,共有六大姓,杜姓居首,占了六成,另外还有王、曹、路、程、秦等姓。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又有人从事豉汁加工行业。《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记载了“陕州豉汁”,称“亦除烦热……豉,食中常用。春夏天气不和,蒸炒以酒渍服之至佳”。正宗的陕州豉汁起源便在官寨头,村里至今仍有泛黄的制作手册,其手法繁复,得之不易。

    官寨头的历史,已经无从考证,唯一的家谱在“文革”“破四旧”时被烧,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不清楚村庄的来路。82岁的杜守元老人告诉我们,杜家原有老神像,画在布上,每年大年初一,全村杜姓男丁便集中在辈分最高的人家,给祖先磕头。村东原有关爷庙、马王庙和山神庙。村里地势西高东低,庙建在村东有补脉气的说法。如今只有关爷庙还剩下一堵残破不堪的墙体,其余的早已难觅踪迹,庙里几尊精美的菩萨像散落村民家中,庙宇的兴盛则留在了老人的记忆里。早些年间,每年大年三十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从庙里把神请回家。破五,也就是初五,过完年,再把神送回去,小孩子高兴地拾起地上散落的小鞭,再四散燃放。只是当年兴奋捡炮的娃娃如今也都拄上了拐杖。

    二

    官寨头村台塬上是“进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的下沉式窑洞,台塬下有依山就势层层展开的靠崖窑洞,更有灵活散落于村中的独立式窑洞,各式窑洞与黄土高原台塬地貌有机融合,与层次鲜明的山地景观遥相呼应。三种窑洞基本涵盖了我国的所有窑洞形式,官寨头村因此也被称为“豫西窑洞博物馆”。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窑洞院落约有30多座,大都建于清朝。

    十多年前,国家实施退宅还田政策,鼓励农民将窑洞推平,改成农田,每亩有一两万元的补助。邻近的大坪等自然村,将大部分窑洞院落都推平了。杜满硕是官寨头人,长年在外工作,在他看来,村里不缺地,但缺老院子。他多方奔走,才将官寨头的窑洞保存了下来。部分窑洞历经数百年,至今仍有人居住。

    200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军教授来到官寨头村,立刻被这里原生态的窑洞吸引。此后每年都有大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前来从事生土建筑研究。民间建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里黄土层堆积深厚,土质颗粒细小均匀、结构紧密,富含石灰质,具有良好的黏合性、透气性、渗水性和抗压性。土质坚实的地利、干旱少雨的天时,加上物资匮乏的窘迫以及人们创造性的智慧,才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窑洞。窑洞是村庄的一部分,祖辈把生活安顿其中。

    官寨头村最早建造的是靠崖窑洞,这与陕北的窑洞接近。有一处相对平整的土崖,如果是一处相对较高的土坡,则需先将斜坡削平,再向侧面开挖窑洞,安装门窗,便可安居乐业。如需加固窑洞,可以将挖出的土夯制成更为紧密结实的形态——土坯,当地人称为“胡起”,固定在窑洞内壁。

    在没有土崖和土坡的开阔地带,就挖下沉式窑洞,也称作“天井式窑洞”,这种窑洞组成的院落便是天井窑院。这是陕州区布局最为广泛的窑洞院落,陕州区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天井窑院文化之乡”。平地掘深6至7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坑,作为院心,再在四壁开凿窑洞,一般为8到12孔窑。其中一孔窑作为连接地上和地下的通道,称为门洞。院中心挖渗井,铺石灰,防止大雨漫灌。崖面周围砌墙,称为拦马墙,防止小孩和牲口掉落,也防雨水冲刷窑面。这种窑洞最大的特点便是省钱费力占地多。如果不加装饰,不费一砖一瓦,一家人经年劳作,便可挖成,这是生活所迫,也是人们智慧和辛劳的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出现了独立式窑洞。如果说靠崖窑是侧面开挖,下沉式窑洞是向下开凿,那么独立式窑洞则是平地起窑。如果说靠崖窑和下沉式窑洞是做减法,不断挖土舍弃,那么独立式窑洞便是做加法的,类似于建屋,不是挖,而是盖,在平地上用土坯叠罗汉一样,砌成一堵墙,撑起一孔窑,当地称为箍窑。只是盖房用的是砖、瓦,还需经过烧制,而这窑用的仍是土,塬上取之不尽的黄土和黄土制成的土坯。相对来讲,这种窑洞比靠崖窑和下沉式窑洞造价要高,但对地块要求最低,这也是人们生活改善后才出现的窑洞形式。

    在官寨头村,不管是哪种窑洞,每一抔黄土、每一块土坯,都如此坚硬,为人们遮风挡雨,成为人们生活的忠诚守护者。烈日晒过来,减弱了热情;寒风撞上来,掉转了方向;大雨落下去,留些许水痕,窑洞就这样庇护了世世代代的人们。

    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生曾经考证,目前官寨头村最早的窑洞建于元代,距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

    元代窑洞位于村东头,当地人称“后头院”。这里的窑洞,后世几经整修。北边是齐整的崖面,约有十多孔窑洞,有的几乎完全坍塌,窑又变回最初的土,融入大地的怀抱;有的塌得只剩下顶部,像一双双空洞的眼睛,无神地张望着;有的还基本完好,可以想见昔日的俊美容颜。有的地方崖面较高,又修了二崖。二崖处的一溜砖,当地人称“眼眨毛”,也就是眼睫毛,主要是防止雨水冲刷下方的窑洞。二崖的砖设计了简单精致的图案。在装饰这项功能上,人们将砖头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用砖装饰窑洞,是富裕人家的专享。

    原本间隔院落的土墙基本不复存在。从现存的痕迹判断,一般是三孔窑洞组成一处院落。有一处,两孔窑洞中部之间偏上方位置有一孔又低又小的窑洞。当地有“两孔窑不成院”的说法,由于地方受限,这里无法开挖三孔窑洞,主人便在中间挖一孔小窑,堆放杂物,凑成三孔,相当于主窑。

    有一孔窑,看起来比较完好,一门一窗,门窗上方竟还有窗。透过门缝,可以看到窑内中部有一层楼板,原来窑内上方又隔出了一层空间,相当于如今的复式住宅。据介绍,上到二层,需要架上梯子。高处窗口上方还有两个长条形的洞,称为哨眼,作通风之用。

    通常木门都刷着黑漆,一来黑色比较持久,风雨剥蚀依然能保持原有的色泽。再者陕州区曾是夏文化的衍生地,夏朝崇尚黑色。外地窗花都是红色,而陕州区一直有贴黑窗花的传统。黑门是正门,较为厚实,有的外面还有两扇风门,削薄得多,下半部是木板,上半部是正方形格子的窗棂,起到透光通风的作用,与现今的纱窗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孔孔废弃的窑洞,就这么在岁月深处静默着。窗口上方的“保家卫国”、墙上糊的蓝色菱形装饰画还清晰可辨,窑洞内烟熏火燎的黑色,向人们诉说着农家的四季日常,这里曾荡起的袅袅炊烟,曾经召唤了多少荷锄而归的农人。窑内的横梁很多完好,有的还吊着“V”形树杈,那是挂篮子用的。农人把平日不舍得吃的金贵食物挂在空中,既防老鼠撕咬,也防调皮孩子偷吃。

    如今,窑洞前是一派自在的绿意,狗桃树长得粗壮,枣树枝叶间挤满青黄的小花,杏子已经微微泛黄,只是再也等不到曾经的主人,再也没有昔日的欢声笑语、家长里短和鸡飞狗跳。还有院角的那株石榴,该是主人初夏的最爱吧,一树火红于断砖残垣间兀自热闹着。

    退休后的杜满硕担任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寻思发展旅游。他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对自家的下沉式窑洞进行了整修。窑洞修葺一新,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还解决了老式窑洞的诸多弊端。每孔窑都设计了相对独立的洗手间,在院心底部铺上水管,直接将雨水和污水排到沟内,即便遇到大雨暴雨也不用担心排水问题。还在窑后顶部开窗,直通崖面,使窑内不再潮湿。通风的同时也解决了土层厚屏蔽手机信号的难题,他打手机再也不用上崖了。

    窑洞在官寨头这片黄土地,不断倔强地向内、向下、向上生长着,一孔孔古朴的窑洞,护佑了一代代乡亲的生活。窑洞是祖辈的安居之所,也是时代演化的见证。如今新式窑洞的出现,同样见证了历史的更迭。

分享到:
网络编辑:李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