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四版 -> 内容
滕子京与岳阳楼
2012/9/18 21:14:09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如果不是因为一座楼,有一个人可能早已被遗忘。这座楼叫岳阳楼,这个人叫滕子京。 

  和醉翁亭一样,岳阳楼也因一篇文章而成名。不同的是,修醉翁亭的“山之僧智仙”基本被人忽视,而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则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一笔。

  我对岳阳楼的向往,也因《岳阳楼记》而开始。“衔远山,吞长江”——气势磅礴;“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厚重深邃;“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辽远壮阔;“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生趣盎然;“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生机勃勃。几乎,人间美景都被概括在了《岳阳楼记》的369个字里。

  然而,真正走近它,映入眼帘的岳阳楼似乎与范仲淹的描述略有差距。全楼不过三层,15米高,占地也只有250平方米。至于“衔远山”,“ 衔”的不过是几十公里外孤悬湖中的百米君山;“吞长江”,“吞”的也不是激流澎湃之处。而其他描述,据说是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之后,范仲淹根据滕子京提供的《洞庭晚秋图》想象而成。

  如此一来,岳阳楼的美似乎只是一个文人杜撰出来的美丽误会。

  事实到底是怎样呢?相传,三国时期,东吴的鲁肃在此训练水军,筑起岳阳楼作为点将台。后人又屡次翻修,成为登高望远、观景抒怀的去处,岳阳楼的作用开始从军事领域转为艺术领域。到了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时候,又“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是,又有了范仲淹的“作文以记之”。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岳阳楼的“仙”和“龙”,成为岳阳楼享誉天下的关键。

  用今人的眼光看,滕子京对岳阳楼的贡献不在于他的重修,而在于他找范仲淹“作文以记之”。这就是名人效应,是最好的广告,换算成今天的广告费,369字的短文价值何止千万。可以说,滕子京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推手。

  范仲淹仅一幅图就能写出千古传唱的不朽篇章,固然显示其提炼洞察的功力;滕子京能够找到范仲淹写出此文,更显示其推广包装的远见。所以,景不在景中,景在文化。在各地旅游业如火如荼发展时,一味打造景点,倒不如学学滕子京如何“四两拨千斤”。               

 

分享到:
作者:马莉 网络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