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社会新闻 -> 内容
为听障儿童传递爱的声音
2015/3/2 22:34:47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春日的莺歌燕语沁人心田,当我们侧耳倾听之时,那些有听力障碍的群体却无缘这美妙的旋律。这一群体中还有不少是年少的孩童,更需要社会加倍关爱。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市2015年的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报名工作也已开始,该项目中免费为符合条件的儿童安装人工耳蜗政策,将为我市许多听力障碍的孩子带来福音。

  儿童获“新声”

  家住三门峡市区的刘念念今年3岁半,在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救助下,于2013年成功安装了人工耳蜗,目前正在进行恢复训练。

  “孩子刚出生进行听力筛查时发现患有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在100分贝以上。我当时心里很难受,专门跑到北京找专家诊断,听专家说可以向当地残联申请参加救助项目,回来以后赶紧报名,后来孩子才有机会安装人工耳蜗。”刘念念的奶奶说,一年多来,她一直带着孩子在郑州进行康复训练,“孩子现在恢复了一些听力,能说简单的词语,全家人都很开心”。采访过程中,一旁的刘念念不仅能听到记者和她奶奶的谈话,还懂事地向记者问好。

  由于人工耳蜗需要植入体内,孩子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根据听力恢复情况,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请专家调级。“最近孩子恢复得挺好,过几天还要再去调级。”刘念念的奶奶高兴地说。

  据了解,我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以来,三门峡市残联按照该项目要求,共向74名听力障碍儿童发放了助听器,安排48名听障儿童免费安装了人工耳蜗。

  救助遇尴尬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780万人,其中0至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聋儿约2.3万人。

  近年,我市部分适龄儿童得到了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救助,但仍有一些听障儿童由于家长对政策不甚了解,处于无法被及时救助的境地。

  三门峡市残联康教中心工作人员邢福敏说:“由于一些听障儿童住的比较偏远,没有及时联系残联报名参与救助项目,我们在每年上报救助名额时,还会去医院妇产科根据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寻找需要救助的儿童。”

  市残联康教中心主任李智云介绍,每年3月开始,0至6岁听障儿童就可以到当地残联报名参加救助项目。由定点配验机构对儿童的听力损失程度、智力等情况进行初步筛查后,可确定发放助听器的名额。听力损失程度在100分贝以上且无其他残疾的儿童,还要去郑州接受更为全面的医学检查,随后将根据省里统一安排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参加这一救助项目的儿童手术费全免,还享有每人1.2万元的后期康复训练费用。”李智云说。

  治疗要趁早

  国家的救助项目主要针对的是0至6岁儿童,家长如何尽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在发现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三门峡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三印说,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及早发现并治疗听力障碍非常关键。“安装人工耳蜗需要20万元左右的手术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说负担较重,报名参与救助项目是较好的选择。”

  据了解,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对听障儿童的救助,除了安装人工耳蜗、配发助听器外,还有为期10个月的免费康复训练。陕县聋儿听力言语康复中心校长程东风说:“目前有48个孩子正在我校进行康复训练,年龄从1岁到13岁不等,听力损失程度在80分贝以下的训练效果较好。一个6岁的男孩现在已经能够正常说话,平时在普通幼儿园上学,周末回来进行巩固训练。家长配合得好,并且坚持长期训练,孩子学说话就会更快些。”

 

分享到:
作者:本报记者 程倩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