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六版 -> 内容
盘点2013 四大战略结硕果运筹2014 改革发展开新局[图]
2014/1/21 22:30:01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摘自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勇在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去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全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三门峡市“四大一高”战略,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农、三产活县、城市带动”四大战略,狠抓“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总部经济”四项重点工作,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继续保持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

  “四大一高”建设成效显著    

  2013年县财政投入“四大一高”建设资金2.24亿元,是2012年的8倍。“大通关”建设呈现新优势。全县新增出口企业2家、出口产品3个,出口范围辐射20多个国家。全县出口创汇5079万美元,全市排名第二。其中果品出口2.3万吨,创汇2300万美元;缘份果业果汁出口占全市果汁出口份额的53%。“大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投资1.91亿元,实施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农村公路等项目36个121公里,建设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创历史新高。陕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全市排名第一,连续3年荣获全市农村公路普修普养“金杯县”称号。“大商贸”建设迈出新步伐。陕县特色商业区空间发展规划暨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春天置业公司投资3.7亿元的翡翠丽池温泉养生中心,在第二届特博会期间盛装开业,以高端典雅的配套设施、内涵丰富的温泉文化享誉全国各地客商;帝王国际、中汇五彩城、天元国际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建成封顶;喜天下国际商贸城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城区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大旅游”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投资1.2亿元,甘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初验;总投资20亿元的高阳山温泉商务会议度假区等项目正加快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陕州地坑院文化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和民俗文化园23座地坑院加固改造已完工。陕县地坑院民俗文化旅游节在黄河旅游节期间成功举办,吸引了中部六省、沿黄九省及美国、俄罗斯等境内外千余名旅行客商前来观光旅游,陕县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83.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9亿元。高新产业得到新加强。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家;“河南省智能制造院士工作站”在三门峡豫西机床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为我县的企业创新和科技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4家。

  工业经济规模壮大

  协调7家金融单位、4家担保公司为企业发放贷款34.6亿元、融资2.24亿元;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8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85.2亿元,增长10.3%;完成增加值56.2亿元,增长13.8%;实现利润5.7亿元。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加快。理顺“一区两园”实体运作体制,派驻5个分局,抽调30名机关干部到集聚区集中办公,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化工园区方面,空间发展规划暨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争取“百亿城乡建设项目”资金2.3亿元,拨付1.43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水、电、路、管网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续建项目6个,基本建成5个,在建1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6亿元,增长30%;实现工业总产值43.8亿元,增长51%;完成增加值13.6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增长27%;税收2.67亿元,增长31%。专用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方面,陕县专用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获市政府批准设立,为我们举全县之力发展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年产2万辆矿山专用车已建成投产,年产1万辆起重举升专用车和汽车(产业)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加快推进,年产1万辆多轮驱动专用,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工业增加值1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5亿元、税收2400万元。

  农业经济特色突出

  粮食总产1.2亿公斤,继续保持稳定;果品总产6亿公斤,第二届特博会期间,我县与中央电视台成功承办三门峡苹果财富大会,并与参会客商签订果品购销协议6万吨;烟叶收购345万公斤,实现税收1540万元;生态林营造7.9万亩;蔬菜总产3.1亿公斤;新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30个,天谷农场顺利引进1166头世界顶级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并与伊利、蒙牛等知名企业签订了供奶协议;食用菌产量3700万公斤。二仙坡果品产业集群和缘份果业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集群,全县总数达2家,占全市的1/3;现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全县新注册成立家庭农场12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家,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21个。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投资1.17亿元,实施“以奖代补”重点水利项目17个,陕县被评为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第18次获得省“红旗渠精神杯”。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坚持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四大战略”、促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年实施县重点建设项目79个,累计完成投资112.5亿元。年产2万辆矿山专用车等40个项目建成投用,二仙坡农业生态观光园等39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列入市“四大一高”重点建设项目35个,建成22个,在建13个,累计完成投资96.5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64%,涉及的210项联审联批事项全部办结。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县城区建设持续提速

  以城市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为重点,大力实施城建“135”工程,完成了陕县主城区控规修编、张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年初确定的45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40个,完成投资28亿元,新建商品房建筑面积63.5万平方米;深入实施县城区生态绿化工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9平方米;大力实施城区亮化工程,群众出行更加安全舒心,城市夜景更加靓丽多彩;城建融资实现新突破,通过BT模式建设的通秦路、吕崖五路、吕崖六路和城市引水工程,完成融资1.13亿元。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明确将观音堂镇作为陕县副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观音堂镇主要街区控规编制已完成;西张村镇、宫前乡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8个农村社区全年完成投资1.8亿元,建成2300套,入住1000户。全县城镇化率达40.2%,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了大营镇寺古洼村,西张村镇庙上村、人马寨村等6个乡镇7个“美丽乡村”试点村规划。张汴乡北营村以全市第一、全省第九的综合排名,成功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并开始建设。

  对外开放活力增强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

  围绕主导产业,科学编制“陕县招商路线图”,组建21支招商小分队,分赴产业富聚地,积极开展“五职招商”、专业招商,全年共参加各类招商活动23次,签约项目33个,签约金额157.4亿元。特别是第二届特博会期间,签约项目17个,签约金额67.6亿元。全年吸收省外资金58亿元,省内资金8亿元;直接利用外资1.21亿美元。总部经济实现新突破。全年新注册总部企业45家,总数达94家,全年实现税收2.29亿元,增长27.6%;县级税收1.25亿元,增长28.5%,成为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全年县乡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3.5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76%。市、县十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任务。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3处,解决63个行政村5.2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4个贫困村165户667口人搬迁任务,实现贫困人口脱贫5030人。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实施“崤函创业扶持行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774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1亿元;全县养老、失业、医疗等五项社会保险完成2.24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3%和18.7%,发放城乡低保金2589万元,受益群众1.2万户1.9万人;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发放各类优抚金920余万元,拥军优属的氛围更加浓厚,陕县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县”;在全市率先大幅增加在职“村两委”干部工作报酬,增幅60%左右。积极推动科技事业,投入2374万元,实施科技攻关、科技转化和社会发展项目42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活动,投资1762万元,完成了19所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任务,实验小学搬迁改造、职教中心专业教学楼、秦汉路中心幼儿园建设已完工投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送戏下乡3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100场,开展广场文化活动100余场次;电视专题片《人马寨》获得“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民俗影像作品奖;陕县图书馆连续四届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陕县庙上村地坑窑院、安国寺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崤函古道申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全年县财政支出1.28亿元,改扩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1.4万平方米,陕县人民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建成投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新农合参合率达98.9%,全年补偿医疗费7445.5万元,受益群众39.9万人次。持续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乡村建设,投资1.8亿元的开曼铝业赤泥干式堆存项目建成投用,县城区交通运输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西张村镇通过省级生态镇验收,张茅乡东村等5个村通过省级生态村验收;观音堂镇七里村等14个村庄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42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12.3亿元,增长25.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3亿元,增长17.3%,收入规模和增速均在全市排名第三,全省排名第二十一位,比2012年前移一个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6亿元,增长14.6%,全市排名第二。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54.8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8083.8元,增长14.5%。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