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简说三门峡 -> 内容
朱阳关
2014/7/4 16:11:45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金光
  
  卢氏县西南60多公里处有个小镇,名叫朱阳关。过去,只有湖北、南阳北上的人知道这个地方,其他人对此都很陌生。但是,上世纪40年代后,朱阳关这个名字,被大半个中国人所知道,原因很简单: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在日军的进攻下,悄然从开封迁入朱阳关,这儿成了为期四个月的临时省会。
  
  说来,朱阳关也算是个古镇了,历史上属虢地,系豫、陕、鄂三省之咽喉,因战略地位突出,于唐武德六年设关。北魏后,这里也设过县、镇及直隶分州等。虽然是个关口,但地处深山区,多数时间这儿山寂人空,只有镇南边的老鹳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然而,时光走进1945年,这个沉寂了千年的小镇突然拥进了成千上万衣着光鲜的外来人,一时间山石街道上人声鼎沸,四面山岗上岗哨林立。富商巨贾、军人学生以及阔太小姐挤满了小镇。尽管镇周围的各村建了许多官舍,但还是接纳不下这批超出朱阳关总人口半数的外来人员。于是,其他附属机构及其眷属,都分散挤住在各巷、各村的民房里。凡是谁家能腾出空房的,都挤满了这批达官贵人,甚至有不少人还挤住在大略收拾过的牛羊圈里。当地百姓当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后来他们看到街道上一座布满岗哨的房门前挂着河南省政府的牌子后,方才明白了一切。
  
  1944年春,因“中原事变”,河南绝大部分地区沦入日寇之手,唯剩卢氏县和西峡县等一隅。万般无奈之下,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决定西迁到卢氏县朱阳关镇办公。当年秋天,省政府密派一名建设厅官员到朱阳关监修省政府住房,因为战事,这些房屋修造简便,遂于次年2月基本完工,共建草房500多间。随即,省政府公职人员及家属陆续迁来。当时迁来的省政府机关为四厅: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八处:秘书处、会计处、警务处、田粮处、交通处、卫生处、文秘处、人事处以及河南国民日报社等。丢失了河南大部分土地的罪魁祸首之一的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就住在朱阳关,据说他还带着小老婆。
  
  随着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迁驻朱阳关,省内其他独立机关也都陆续迁入卢氏县的其他乡、镇。例如:河南农工银行总行及其钞票承印公司驻文峪乡窑予沟,国民党中央考铨部豫陕冀鲁皖铨叙处驻县城附近的灰胡同村,河南省高等法院驻代家村、南窑村……成千上万的官员及其家属一窝蜂似的拥塞在狭小的朱阳关,衣食住行、学生上学、文化生活等,都得靠当地应酬,自然给小镇带来了畸形的发展变化。甚至连以前只在城市里才有的交通工具(如轿车、人力车、三轮车等),此时也在朱阳关时兴起来。这些都市文化的融入,给朱阳关注入了新鲜的文化气息。就连外地人也不禁惊叹:朱阳关变成“小洛阳”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各机关在朱阳关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河南民国日报》到处散发传单、捷报。当年中秋节过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及其所属机关都陆续迁回开封。随后,外地迁卢的学校也都先后迁回了原地。
  
  朱阳关镇喧腾一时的畸形繁荣也就随之消失了。留给朱阳关的,除了几块碑石外,就是空旷荒芜的几百间草房和半个多世纪后人们对此地的片断记忆……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