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社会新闻 -> 内容
杨群旺家里来了“白大褂”
2014/3/23 21:49:17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三门峡日报社的同志给杨家送上捐赠物品。

黄河三门峡医院的刘大夫给杨母仔细检查病情。

  3月22日,地处深山区的灵宝市朱阳镇大村贫困户杨群旺家里,来了一位穿白大褂的医生。“白大褂”一到杨家,就拿出医疗器具,为患眼疾的杨群旺的母亲检查视力,了解其病情。最后,杨母坐上了三门峡日报社的面包车,前往黄河三门峡医院接受更全面的诊疗。

  杨群旺既高兴又感激地说:“感谢三门峡日报社,感谢黄河三门峡医院,我妈20多年的眼病终于有希望治好了!”

  杨群旺的母亲,一位几十年来极少走出大山的农家老人,坐在车里不住地询问“白大褂”和随行的报社记者:“我的眼睛真能治好吗?”车上一行人告诉她:“你放心吧,再过几天,你的眼睛就会治好了!”

  杨群旺一家的实际困难,是本报记者在前段时间走基层采访时偶然发现的。

  3月14日,本报记者到灵宝市朱阳镇某村采访,途中看到一座旧房子坐落在怪石陡立的大山底下。沿着一条小河上的简易桥过了河,记者就看见一位佝偻着腰的老太太正在院里给鸡喂食。老人一只手捂着眼睛,看上去十分难受。记者随即采访了这户人家。

  户主杨群旺告诉记者,这里是朱阳镇大村黑山店组,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离镇上有27公里路程。老人是他的母亲,患眼病20多年了,因为家里困难,一直没有治疗,现在几乎睁不开眼了。记者询问老人,她不时用一只手捂着眼睛说“有点疼”。

  记者采访得知,杨群旺今年39岁,父亲2004年因病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因家庭条件差,30多岁了还说不下媳妇。直到2008年,秦池村一个姓田的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他,但这个姑娘在一岁多时患了小儿麻痹,造成颈脖歪斜,双手严重畸形,走路东倒西歪,不能干活,且有间歇性智力障碍。杨群旺说,家里穷,实在说不下媳妇,总不能一辈子打光棍吧,于是,他就与田家女儿结了婚。婚后不久,他们生了一个女孩,给这个家里增添了生机。

  由于妻子不能干活,母亲有眼疾,自己得下地干活忙生计,杨群旺的女儿只好由家在巩义市乡下的大姐杨爱玲拉扯。杨爱玲一家生活也不宽裕,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杨群旺的女儿带到3岁才送回她自己的家。为了照顾一家老小,杨群旺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只能在自己的3亩山坡地里种些玉米,勉强够一家人糊口。

  了解到杨家的情况,记者临别时每人掏出100元钱,安慰他说:“你要有信心,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杨群旺一家的困境,深深牵动着报社领导和记者的心。采访回来后,报社领导积极联系医院为杨群旺的母亲治疗眼疾。当黄河三门峡医院常务副院长刘书文听说此事后,当即表示派院里的眼科大夫专门去老人家里诊疗;若需要做手术,就把老人接到医院进行治疗,并由医院负责全部治疗费用。为了接济杨家,报社购买了米面油等,有的同志从家里拿来大包小包的衣服、被褥等,有的还购置了崭新的生活用品,有的甚至把结婚时的新被子也捐了出来。

  3月22日,春光明媚,三门峡日报社的记者与黄河三门峡医院的眼科大夫刘江川一行辗转驱车130公里,历时3个多小时,再次来到了杨群旺家。一进院,刘大夫就打开医疗箱,细心地为杨母检查,结果表明,老人双眼上睑内翻、倒睫,导致新生血管形成,角膜出现瘢痕。刘大夫说,睑内翻与倒睫均会刺激角膜,使病人有怕光、流眼泪、刺痛等症状。而且长时间慢性刺激会使角膜表层发生混浊,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甚至会导致失明。“因为发现时间较晚,最佳治疗机会已经失去,目前需要尽快进行上睑内翻倒睫矫正术,控制角膜不再进一步发生病变。”

  一行人与杨群旺商量后,决定将杨母接到三门峡接受手术治疗。

  当天下午,杨母坐上了三门峡日报社的面包车,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于傍晚时分到达黄河三门峡医院。很快,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为她安排好了病房,并决定于本周为老人安排手术。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分享到:
作者:尤黎明 师宝华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