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近现代 -> 内容
崤函人物/王希才 杨在洲 贺耀天 秦霆宇 刘漫天 杭有秩 上官子平 鲁洪文 祝更生 金丽贵
2013/7/18 16:41:51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近现代部分(21-30)
王希才

  
  王希才(1904~1962) ,陕县南关(今三门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关村)人。自小在陕县城太阳渡(上河头)当船工,经过多年风吹浪打的磨练,在艰难困苦中与大自然顽强抗争,后来终于成为一名好舵手(老艄公). 
  在解放战争中,他不辞劳苦,在黄河激流中多次南来北往渡运解放军指战员和大量物资,为解放豫西立过汗马功劳。1956年又带船积极参加了三门峡大坝工程的建设。一天夜里,他独自一人守在装载着测量仪器和钻探设备的船上,黄河上游突降暴雨,河水陡涨,连人带船被无情的大水冲到了几十公里外的渑池槐扒渡口。船只中途几次将要碰石撞岸,王希才置生死于不顾,用全身的力气和娴熟的技术,使船安全靠岸,保护了国家的财产。他这一不畏艰险的行为和气概,得到了工程指挥部的表彰和广大职工的钦佩,就连当时的苏联专家也由衷地伸出大拇指说:“中国人英雄!" 
  王希才一生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热爱祖国,热爱党,敬岗爱业,曾受到水电部部长傅作义的多次接见。1956年被评为劳模,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会上授予他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颁发了五星奖章。
                                                                                    (席天民  张光声)
  
杨在洲
  杨在洲(1904~1976)又名史甄,出生于灵宝市西闫乡常闫村,就读于河南省立第九中学。1921年,考入北平大学,毕业后授博士学位。求学期间,接受进步思想,脱离地主家庭,投身革命。1930年(一说1932年),由罗荣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北方局工作。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为领导人之一。为了在家乡播下革命种子,1936年夏,将进步青年王斌吾(时任阌乡县第一完小校长),密请至北平,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派王回阌乡县领导当地的抗日救亡活动。杨在洲1937年领导茅山起义后任天津市委书记。1945年任青岛市副市长。1950年任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1976年6月13日病逝于济南。(马培芝)
  
贺耀天
  贺耀天(1905~1982) ,又名贺景星,渑池县仰韶乡贺滹沱村人。1925年在开封嵩阳中学上学时,受进步教师和同学的革命思想影响,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贺耀天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创造季刊》和《京汉工人罢工流血记》等进步书刊,孙中山逝世后,贺耀天参加了悼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还组织同学到街头宣传革命。同年10月经同学韩东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五卅”惨案后,贺耀天和同学们一起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积极参加了后援募捐运动,组织学生到各教会演讲,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1926年1月,开封学联派贺耀天回渑池扩大宣传“沪案”后援募捐运动,不久返校。同年11月,日益高涨的青年学生运动遭到北洋军阀的镇压,勒令学校解散,贺耀天被迫返回渑池。
  1927年2月,贺耀天同渑池的地下党员张守初等人取得联系后,继续搞革命活动。贺耀天秘密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北伐战争形势,揭露直系军阀及其支派刘镇华的镇嵩军祸国殃民的罪行。1927年3月,经郝久亭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渑池县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7年5月,贺耀天受组织委派出任国民党渑池县党部常委兼宣传部长,以此作掩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并配合冯玉祥的西北军,逮捕了一批土豪劣绅,枪毙了罪恶累累的县兵差局局长王炳。同年6月组织上派贺到观音堂民生煤矿指导工人运动。7月,因为形势恶化,国民党开始了大规模的清党运动,组织上决定让贺耀天隐蔽起来,等待时机,后贺耀天和党组织失掉了联系,但仍坚持斗争。1934年到1936年5月,曾先后任《河南晚报》社、《郑州日报》社编辑和陕州《民声日报》社总编辑,贺耀天以“工人”的笔名,发表了很多篇文章。如1934年在《郑州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大战前夕的金元外交”, 1936年在《民声日报》上发表的社论“五四在青年的心头活跃着”和“汉奸之检举与惩罚”等,对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人民的罪恶事实及社会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对广大劳苦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给予无限的同情和鼓励。
  1940年,贺耀天任省立商丘高中语文教师,1941年,任安徽亳阳中学语文教师。新中国建立后,贺耀天历任渑池师范、灵宝师范、陕州中学、临汝高中、陕县高中等学校的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贺耀天还被选为三门峡市政协委员、常委等,1982年病逝。
                                                                                          (杜建成)
  
秦霆宇
  秦霆宇(1905~1950) ,号紫萱。出生于陕县东凡乡小北阳村一个地主家庭,曾在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受过训。1932年加入国民党“C·C”特务组织,曾任国民党四十四旅军需处主任,直接参加过蒋介石在江西卢岗、灰岗两次围剿工农红军行动。1943年,任河南省政治干部训练团总务科长。
  1944年,任灵宝县县长,当时陕县沦陷,灵宝县成了日军与西安国民党对峙的边缘地区。日军、汉奸把大量毒品或其他违禁物品,运往大后方换取黄金、白银,再运往国外,这里成了前线敌人走私贩毒的交通要道。秦霆宇乘机发国难财,积极勾结奸商巨贾贩毒走私,派出特务专门经营坐收渔利。
  1946年,秦霆宇在安阳当县长时,配合国民党驻军拆除民房,构筑工事,并抓走各界青年7000余人,为国民党军队扩充兵源。1947年10月,秦霆宇任陕州专员兼保安司令时,曾带领70人的特务连,联络新安、渑池的还乡团进入陕县。陕县县长王文斌也领着西安还乡的土豪劣绅,为秦霆宇接风摆宴。秦疯狂叫嚣:对共产党必杀勿赦,各乡镇要清查农会人员,为首的格杀勿论。不到半年,陕县被杀害的农会主席、农会会员、党的政工人员就有135人。
  秦霆宇进一步纠集陕县、渑池、灵宝等地的匪首及地方势力2000多人,组成保安司令部。秦生富、霍俊法、李子奎等人,都是司令部的反动骨干。他们配合国民党的135师,先后在四道沟、大石涧、英豪、张茅、张汴原、杨家窑、苏村等地与人民解放军和党的地方武装顽固对抗。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挺进豫西,秦霆宇逃到灵宝,在国民党豫西分区司令刘希程部下任秘书长,当他得知刘希程决定向解放军投诚起义时,秦又逃到甘肃永澄县潜伏下来,继续作恶。1950年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被逮捕处决。
                                                                                     (杜丙铎 刘安璋)
  
刘漫天
  刘漫天(1906~1951) ,维吾尔族,渑池县东关人。早年肄业于河南留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黄埔军官学校四期毕业,后在庐山训练团学习,又留学美国西典步兵学校高级班学习。历任国民党军队副官、科长、参谋主任、营长、团长、旅长、处长、师长、副军长等职。
  国民革命时期,曾随孙中山在广东参加平定陈烱明叛变的战役。又随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任第五军八十七师团长,为抗击日军对上海的侵略,参加了淞沪抗战,负伤住院。1938年任八十七师旅长。解放战争中,任国民党军队师长,驻防苏北。后转任青年军政治部主任、北平(今北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1949年,任国民党三十二军中将副军长兼二四五师师长。同年9月,同陶峙岳等9名国民党将领联名,在甘肃酒泉率部起义,为解放西北作出了贡献。
  1950年5月22日,组织分配他到西北军官学校学习,后调到天水高级步兵学校作教学工作。
  1951年4月肃反运动中,由于天水高级步兵学校工作有些失误,他本人对党的政策不理解,自杀身亡。当时做了不正确的处理,取消了刘漫天起义将领荣誉。1981年4月15日兰州军区政治部就刘漫天问题作了复查结论。1983年3月17日,复议决定:恢复刘漫天起义将领荣誉,除发给遗属生活困难救济费外,其遗属享受病故军人家属待遇,地方政府给予抚恤和优待。
                                                                                          (杜建成)
杭有秩
  杭有秩(1906~1983) ,又名有智,睿轩,灵宝县阳店乡下硙村人。1926年8月,考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6期,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教导团。1927年12月11日参加了广州起义,被编入工农革命军第4师,转战于广东海陆丰地区。1928年6月解甲归田。1930年6月任灵宝第三区副区长。1932年任县保安队第二中队长。1935年到县第一完小任教,1939年任该校校长。1942年到简易师范任教员。1944任灵宝县银行经理。1947年在下硙完小任教员,后又任灵宝县参议员。
  建国后,参加了灵宝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第二次会议上被选为常务委员。同年6月任灵宝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1951年改任文教科长。1952年任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县政协建立后,被选为副主席,连任至第四届。1962年11月,他把私人藏书包括《诸子集成》、《鲁迅全集》和《四库全书总目》等1600多册,捐赠给灵宝县第一中学图书馆,可惜在“文革”中多有散失。1983年3月,在他病危时,又经县长雷克义之手将200多册古籍分别捐赠给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县文化馆。是年4月病故。
                                                                                            (伍 正)
上官子平
  上官子平(1906~1945) ,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人。出身地霸家庭,其人身体颀长,面孔青癯,嗜吸鸦片。年轻时,在省府开封当刀笔(写呈子)、卖大烟,一度坐过监牢。1929年,上官子平携带钱财在省府活动,得任渑池县公安局长,仅几个月就网罗党羽,大肆贪污。渑池县长丁世平将其扣压,但县内士绅多来求情具保,丁世平只得将其释放,批示说:“杀之可惜,留之则为地方害,此人得志,渑民无遗类矣!”上官子平解职后长期赋闲。
  1935年,上官子平投靠了以驻渑池的军校军事教官何解奴为首的特务组织“忠义会” (“蓝衣社”的幌子),躲在幕后策划,组织地痞,消除异己。抗战爆发后,“忠义会”无形解散。
  1937年,渑池的军运成为头等行政事务,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赵曾纶就委派亲信侯万里(又名侯鹏程)任军运代办所副所长(所长为县长兼任). 1938年春,晋南抗日形势紧张,成立渑池河防队,上官子平由侯万里保举担任大队长,逐渐掌握了渑池的地方武装力量。1938年秋,河防队扩充为抗日自卫团,上官子平任专职副司令(县长兼司令),和侯万里、张荫曾等人连结为“司令派”,分派、考评各级干部,一时声名显赫,压倒了以三区区长邹青云为首的“区长派”的势力。1940年9月,渑池设立县国民兵团,另任命了民团团长,取消了抗日自卫队。上官子平到民团团部大闹,但最终仍被解职下台。
  上官子平下台后,通过关系被保送到洛阳第一战区干训团将校班受训。“镀金”回家后,利用其亲信张荫曾把持教育的权力充任监工,督修县师范和县中等学校校舍。上官子平乘机大捞钱财,安插亲信。1941年,中条山失守,渑池成立战时人民自卫队,上官子平任总队副,但不久局势平稳,总队部又撤销。
  1942年,渑池成立财政稽查委员会,上官子平任主任委员,得以总揽全县财务,借账目公报私仇。1943年7月,其亲信张荫曾又任县党部书记长,掌握行动队的武装。上官子平利用县党部,发展三青团,安置亲信。
  1944年初,抗日形势又趋紧张。渑池又恢复战时人民自卫队,上官子平重任副总队长,其亲信史铭勋、林凤云分别掌握了自卫队下辖的两个常备队。同时,利用截获的河北民军、新八军武器,收编国民党刘漫天部王毓槐连,掌握了统一指挥渑池地方武装的权力。为了保存实力,避日军于坻坞东北山中,坐观成败。日军渡河前夕,国民党县政府也迁居北山,上官子平趁机解除了县长吴继先的权力,并将县警察大队连人带枪编入自己的武装,在天坛村成立游击司令部,自任司令。下设5个支队12个大队,拥有枪支2000余支。1944年8月,上官子平通过国民党省主席刘茂恩的关系,得以代理县长吴继先之职。
  1944年7月,日军退出渑池县境,据守新安县铁门镇。上官子平就从北山出动,逐走国民党李万如、刘绍先部和河北民军乔明礼部,抢占县城。委任亲信刘玉琦为警察局长,并建立经济委员会等机构,大肆搜掠民财。10月,上官子平联合宜阳、洛宁、陕县地方武装,在石沟村建立四县联防委员会,意在巩固统治。但不久,河北民军乔明礼部二次攻渑,南大岭的汉奸刘乃斌的“爱乡队”也经常袭扰夹击,国民党33纵张广居趁机从新安县向西攻打上官子平。上官子平只得弃城而逃,又入北山。
  1944年12月,太岳军区八路军18团韩钧、刘聚奎部到达渑池,打垮了张广居部。上官子平伪装接受整编,成立独7旅,自任旅长兼渑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他反对共产党干部在部队任主要职务,任命其亲信刘玉琦、刘掁汉分任19团、21团团长,杨廷臣任特务营营长。当上官子平发现共产党对其权力基础有威胁时,就秘密和在卢氏的国民党省主席刘茂恩联络,决意叛乱。
  1945年5月22日,上官子平指使匪徒芮克正袭击了渑池张大池区公所,打死共产党员、区长岳毓海等7名干部。一番试探之后,一方面明示剿匪,暗中加紧部署叛变。26日,上官子平策划在全县12处一起发动叛乱,在耿村旅部、上官庄县政府驻地等地,杀害了中共渑池县委书记、独七旅政委王舟平,副旅长汪德清,旅参谋长白云,县政府副县长等军政人员42人,旅政治部主任李星三等5人被捕押至西安。5月28日、29日到6月底,和上官子平有联络的陕县警卫中队长周子涛,渑陕独立大队队长史汉三,洛宁县李桂吾旅旅长郭连杰、团长赵连治也相继叛乱。共产党党政军排以上干部共牺牲133人。制造了震惊中原大地的“豫西事变”。事变后,八路军18团、59团和特务团开始平叛,歼灭了杨廷臣营,又三次攻打上官子平盘踞的常村寨,7月击毙匪首刘掁汉。
  日军投降后,八路军撤走,渑池又被国民党所统治。上官子平被任命为渑池、新安、孟津三县总指挥,渑池县长兼16纵队司令。又在县内开始报复活动,杀戮共产党党政干部、革命家属和民众多人。
  1945年10月4日,上官子平病死在距渑池县城东南约1公里处的龟山。
                                                                                          (杜建成)

鲁洪文
  鲁洪文(1907~1976) ,卢氏县官道口镇大岭村人,出身贫农家庭。1934年4月于四川省巴县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为第一军团第四团第二连战士。当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先后担任班长、排长、供给员、粮秣股股长等职。1952年因病退伍返乡。
  鲁洪文17岁时,在家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在国民党西北军部队中当兵,后逃离该部队,经四川回家途中,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参加了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突破腊子口等战斗。
  l937年,鲁洪文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平型关战役,大腿和小腿两处负重伤。次年到延安后方医院养伤,伤愈后立即重返抗日前线。l947年在晋冀鲁豫野战军,随解放军大部队转战黄河南北,参加过鲁西南战役。l948年,又参加淮海战役。入伍十几年历经枪林弹雨,参加大小战斗不计其数,俘敌毙敌无数。
  1949年鲁洪文随解放军大部队渡江南下,经广西到云南,参加解放贵州。由于常年枪林弹雨,风餐露宿,使他积劳成疾,患胃溃疡住院治疗。1952年5月转业回乡。
  鲁洪文复员后,在农村默默无闻二十年,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老红军的身份。他有5个女儿,人口大,劳力少,胃病又常常发作,生活非常困难,但他仍坚持劳动,从不向政府要救济,不要集体照顾。一直到1973年8月县有关部门领导得知鲁洪文是个跟随毛主席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老战士,前去探望和拜访,在来访者的再三要求下,他才肯拿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十二枚金光灿灿的战斗立功勋章和解放纪念章。
  鲁洪文晚年经常到本乡和邻近的杜关镇农村、学校讲述他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和革命前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76年他病重弥留之际,公社、大队的领导干部前去看望他时,他所惦记的还是生产队的生产情况和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毛福振)

祝更生
  祝更生(1907~1993) ,原名祝永英,出生于卢氏县朱阳关。少时随外祖父曹植甫读书,1924年考入卢氏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到冯玉祥部参加了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一度离开西北军。1930年,因不满蒋介石专横独裁,愤然联合友人、中共党员崔济民、关周光又加入冯玉祥部队,参加讨伐蒋介石的战争。冯部失败后,回到卢氏家乡,担任国民党卢氏县党部常务委员。1931年,驻卢氏国民党军独立旅王乃文部梁团突然哗变为匪,奸掳焚杀。祝适因事赴汴,闻知此事十分震惊,联合社会各界呼吁,并随杨虎城将军所部马青宛师驰援,不久收复县城。祝更生领衔与地方群众团体电请省政府对失职的县长周斌严惩,同时,在新县长未来之前,由地方公推陈士凯(时为二十一路军秘书长,临时回卢)及祝永英等5人组成“卢氏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后祝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抓捕。1934年秋出狱后,他改学名永英为更生,到皖南屯溪担任区长。1938年2月,担任浙江诸暨县警察局长。
  1939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身份到浙东绍兴抗日前线视察工作,路过诸暨枫桥。更生时任枫桥区长,负责地方接送工作。他会同地下中共党员,发动群众欢迎、陪同周恩来出席大会等。1942年后,祝更生历任诸暨璜山区区长、诸暨县县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1947年秋,祝更生通过曹靖华,与中共上海局负责人张执一秘密联系,准备在浙江诸暨举行武装起义。
  1948年4月,祝更生利用出席国民大会这一时机,与曹靖华一起到上海。在宋庆龄秘书、中共地下党员廖梦醒的帮助下,向党组织汇报了诸暨县武装起义的具体事宜。中共上海局经请示中央,原则同意起义事项。后因祝更生被免去诸暨县长职务,致使起义搁浅。
  1948年秋,祝更生被委任松阳县长后,他很快与党再次商议浙东起义事宜。根据中共上海局的指示,1949年3月12日黄昏,祝更生毅然率县政府、自卫队和警察局400多人起义。接着,又策动了与松阳接邻的丽水县自卫队起义。此后,金华、丽水、松阳等县划为浙东第五行政区,任命卜明为专员,祝更生为副专员,并组建了松(阳)宣(平)遂(昌)人民游击支队,任命祝更生兼支队长。蒋介石对浙东起义十分震惊,急令第11师和浙江保安团围剿。祝更生率支队多次与蒋军展开激烈战斗。4月20日拂晓,率支队主力第二次解放松阳县城。5月上旬,开赴金华军分区整编。
  1951年,祝更生任浙西航运管理处主任。1956年冬,他参加了农工民主党。1957年2月27日,以浙江嘉兴市政协副主席的身份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会上,作了题为“基层干部埋头下基层,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的大会发言,并被《人民日报》刊出。期间,祝更生应邀到怀仁堂列席了第11次最高国务会议。会议休息时,毛主席从主席台上走到会场,笑容可掬地与祝更生亲切握手并与之亲切交谈。同年夏季,祝更生调到杭州担任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专职秘书长兼杭州市委主任委员。之后,又被选为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专职副主任委员、农工党候补中央委员、省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文革”中一度受到不公正待遇。
  粉碎“四人帮”后,祝更生恢复了农工民主党浙江省专职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主任委员暨市政协副主席职务,并被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1984年4月9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特准,祝更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前后,被选为浙江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1993年9月30日病逝于杭州。
                                                                                    (白旭东 雷 燕)
  
金丽贵
  金丽贵,又名石生,1907年生于阌乡县老城(今属灵宝市)。著名武术家。现任西安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他自幼习武,后入河南省国术馆深造。1936年8月,应选赴德国柏林参加第11届奥运会,为中国国术队队员。他所表演的少摩拳、少摩刀,别具一格,博得喝彩。建国初期,多次参加西北地区的民族形式运动会。1979年,连获西安市、陕西省及第一次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一等奖。雄风犹存,曾多次率队参加全国性武术比赛。
                                                                                           (马培芝)

分享到:
网络编辑:师宝华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