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四版 -> 内容
丑小鸭变烤鸭 小伙伴们惊呆了
2013/7/18 21:59:12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丑小鸭变白天鹅,这样的经典结局,近日被网上流传的一则童话所颠覆。

  这则名为《一只丑小鸭的悲剧》的童话,讲述了一只小鸭听了安徒生的《丑小鸭》故事后,认定自己是一只天鹅,但鸭妈妈却断然否定了这一点,告知它只能是一只鸭子,于是丑小鸭离家出走了,没想到被一个胖妇人捕获,成为了盘中餐。

  对此,不少网友喊出了毁三观的质疑:“这个故事太黑暗了,把孩子的纯真梦想都打破了。”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把残酷的现实展露给孩子看,是一种现实教育,未尝不可。

  发帖人:

  残酷的结局扼杀了梦想

  “太可怕了!现在的幼儿读物延续了黑暗的传统!”7月14日,网友“lemurben”在微博中晒出一组丑小鸭童话故事的照片:丑小鸭并没有变成美丽的天鹅,而是在离家出走后被宰杀,成为了烤鸭。

  这篇“黑暗童话”迅速引来围观,截至7月17日已被转发15000多次,转发者中,以否定的声音居多。不少网友大呼“接受不了!毁三观!”还有网友直言“太凶残了!”“可怕的故事啊!”“这样的故事不是把孩子都毁了!”

  发布该微博的唐先生透露,这是他7月14日中午去朋友开的一家早教中心参观时无意中翻看到的。“朋友的早教中心最近刚开张,有很多儿童读物摆放在那里,我就随手拿起了一本,正好看到《一只丑小鸭的悲剧》,看完我就震惊了。”唐先生说,童话故事里的丑小鸭有梦想、追求自由,没想到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这样的故事实在是糟糕,简直是毁三观。他认为,虽然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很多故事结局也不美好,但是其中都有因果关系,让人看了可以接受,不像这个童话,前后反差太大,而且很黑暗、很恐怖,完全不适合给孩子看。

  唐先生说,《一只丑小鸭的悲剧》是对梦想的扼杀,所以自己才发了微博,没想到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出版社:

  这是一篇务实的童话

  朝华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的《中国经典童话》也收录了这个故事,该书为彩色注音版,封面明确标出“小学生成长必读丛书”。故事结尾有这样一段“黄金悟语”:并不是每一只丑小鸭都能变成白天鹅,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得到那不属于我们的东西,而忘了自己的本质,当别人好心劝告我们时,我们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应该一意孤行。

  朝华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赵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得知网上对于这则童话的争议,编辑部工作人员这两天又仔细阅读了这篇童话,并没有发现有何不妥之处。“这是一篇务实的童话。”她表示,这套丛书是由合作的文化公司组稿,出版社负责最终审核,故事也是属于团体创作,并没有固定的作者,而出版物的文章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

  赞成:这样的世界才更真实

  ■ 观点PK

  反对:蒙上阴影伤身又伤心

  家长乃至舆论没必要对黑暗童话过度指责,或者抱以同样黑暗的心理看待这些故事。回头看丑小鸭变烤鸭的这则故事,故事中讲丑小鸭自高自大,不听劝,自己出去闯,落入了主妇的嘴里。故事结尾还有一段“黄金悟语”,奉劝孩子们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应该一意孤行。从这方面看,这则“黑暗童话”其实传递的是正能量,只不过这只丑小鸭的结局比较凄凉。可正是这种凄凉,道出了社会现实。

  ■ 观点PK

  反对:蒙上阴影伤身又伤心

  童话,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意义非同小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接受到的教育,尤其是课外教育,来自于童话世界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心理形成。“黑暗童话”走了偏锋,进入童话的背面,传递的都是毁三观的内容,不甚美好的结局会给孩子们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不仅伤身更是伤心。

  缘何这样的“黑暗童话”会出现在市面上,这对出版商和文化监管部门都是一个质问。一方面,出版商唯利是图,为了吸引眼球和增加销量,都会不择手段选择题材。另一方面,对于出版物的监管也应该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据《北京晨报》)

  ■ 专家观点

  经典故事被恶搞了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丑小鸭》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之作,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部励志作品,但《一只丑小鸭的悲剧》有种恶搞和娱乐化的成分在,它把安徒生童话中那种约定俗成的美的东西给打碎了,让人对原著有不妙的联想,把传统的经典故事写成这样,这是许多人所无法接受,也是引起争议的地方。作为童话来说,可以表达真善美,也不能否认假恶丑,但哪怕是揭露黑暗的东西,还是要有底线在,要让孩子相信尽管世界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还是美好的、安全的,对低龄孩子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 延伸阅读

  童话为何常被“暗黑”复兴

  我们所熟知的《海的女儿》《灰姑娘》《小红帽》等,都有“黑色童话”的版本,在这些“黑色童话”中,灰姑娘最终没能得到爱情,美女也改变不了野兽心底的残暴。

  对于童话的电影改编,好莱坞亦厌倦了上个世纪迪士尼公司的“合家欢”模式。早在1985年,汤姆·克鲁斯就曾演过《黑魔王》,用“黑童话”诠释这种以黑暗、击碎幻想为主要目的,并大肆讽刺和揭露人之虚伪的另类题材。

  再比如制片人约翰·H·威廉姆斯2007年出品的《邪恶新世界》,尽管角色还是灰姑娘等经典童话人物,却让故事情节与1937年经典版《白雪公主》既符合传统价值观又老少咸宜的主流配置完全相反——白马王子又蠢又笨,灰姑娘的邪恶后妈夺了大权,没有人再为维护真善美操心,坏蛋们尽情作乱……哪怕最终结果仍旧是邪不胜正,但不同的表现方式使得童话不再像教科书,无疑也给那些似乎不愿意长大、希望永远躺在妈妈怀里装可爱的“大儿童”提了个醒:童话不一定如你想的那样美好,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更多必须直面的东西。

  童话像一个巨大的梦想,把小朋友们圈在了一个幻觉的世界里,梦想着青蛙变王子,梦想着自己是个没变成天鹅的丑小鸭,又或者是个有双小脚的灰姑娘。童话有个简单的谜底,而生活远不是如此简单。

  因而,“暗黑”童话电影也许并非想用童话的恐怖版本侵扰我们的童年记忆,而是想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告诉每个人,童话永远在别处。世界上因为有很多不可得,我们才明白被庇护的童年是种美好。 (据《新闻晨报》)

分享到:
作者:综合 网络编辑:师宝华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