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四版 -> 内容
警惕“恶搞”让中小学生迷失方向
2006/9/29 9:13:03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借助网络的传播,“恶搞”已经泛滥。“Q版语文”把中小学经典课文篡改成恶俗的搞笑故事:司马光砸缸救出了圣诞老人、萨达姆等人;《闪闪的红星》里的小英雄潘冬子满嘴脏话,一心要当明星。一些借名著衍生的图书一本接一本充斥大街小巷,如《三国痣》、《嘻游记》等,原著中的故事被改得面目全非。 “恶搞”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对成年人来说,低级趣味、歪曲事实的“恶搞”文化可能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笑料。但是,对正处在成长发育期,世界观、道德观正在形成期的未成年人来说,就会影响到他们对是非和美丑的判断。比如,语文试卷上要求接诗句:“但愿人长久”,就有学生这样写道:“相伴德利斯”(德利斯是一种烤肠品牌)。很多青少年学生甚至以此为时尚。 对校园内流行的“恶搞”文化,中小学生是怎么看的呢?笔者采访了几名中学生。青岛市初中学生金瑞说:“网络上到处都有‘恶搞’作品,刚开始觉得挺新鲜、挺好玩的,后来发现自己什么东西都想‘恶搞’一下。”一名高中学生告诉笔者:“‘恶搞’文化有利有弊,利是可以用更直白、有效的方式讽刺社会的丑恶现象,弊是会让青少年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产生错误的认识。” “恶搞”已突破社会道德底线 对这类“恶搞”作品,家长和教师又是如何看的呢?一位学生的妈妈说:“‘恶搞’的东西,我绝对不让孩子看,既没有知识又粗俗,孩子看了没有好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发育阶段,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鉴别,他们的阅读需要引导。这种把无聊庸俗当作幽默有趣,且用语极不规范的语句或书籍,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也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教师认为,“恶搞”并不是舶来文化,中国古代就有,近代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几乎可视为“恶搞”的典范,但鲁迅先生是针对当时黑暗的社会势力进行“恶搞”,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现在网络上和部分媒体上的大多数“恶搞”作品,思想性几乎没有,有的甚至不惜突破人们的道德底线和感情底线,对处在成长期的未成年人是极大的误导。 为未成年人撑起“过滤”伞 有关方面认为,对未成年人,全社会都应当为他们撑起一把“过滤”伞,帮助其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学校和教师要教育学生自觉抵制低俗“恶搞”文化的侵蚀,要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在牢固把守观念底线、道德底线、价值底线的基础上,把更好的东西献给青少年,不断提升他们认知世界、辨别是非、分清美丑的水平和眼光。
分享到:
作者:孙军 网络编辑:admin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