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社会新闻 -> 内容
三门峡:改革改出青山绿水
2013/12/25 23:09:12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本报讯 (记者刘书芳 夏泽辉)12月25日,在陕县观音堂镇韩洼村的荒山上,姬文龙冒着寒风耕作,他从韩洼村群众手中转包了近800亩荒坡,投入200多万元,种上600多亩核桃树,并修建了提灌工程。我市通过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植树护林积极性高涨。

    近年,我市坚定不移地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绿化制度改革以及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建设生态文明。资料显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72%,居全省第一;今年截至11月底,市区空气优良天数超过236天,居全省前列。175种鸟类栖息三门峡,上万只白天鹅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游客。

    我市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1%,过去由于责权不明,大面积山坡闲置,群众植树积极性不高,退耕还林成果难以保持下去。2008年林权制度改革开始时,面临巨大困难:林改区大多位置偏远、历史遗留问题多、确权勘察难度大、费用不足、群众不理解。随着改革的深入,因利益问题形成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面对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成立机构,深入宣传,制定林改方案,实地勘界确权,建立林权档案,发放林权证书。截至目前,全市已明晰林地产权893万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9.8%,登记办证率92.5%。同时,成立林权管理中心,鼓励创办合作经济,鼓励大户转包荒山造林,先后流转坡地1157宗,面积92.69万亩。道旁、城区实行专业队绿化,以成活率作为验收指标。改革产生活力,近5年全市植树造林面积245.25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活木蓄积量实现“双增长”。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党政同责制度,在产业发展上做好“加减法”:持续强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着力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不断加强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绿肺”建设和保护力度,推动城市绿化和生态林建设的全覆盖;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要带污染的GDP,切实取缔关停高污染企业,关停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800余家,大大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惠及三门峡群众。负氧离子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设定标准的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强身的天然氧吧;湿地公园看牡丹,虢国公园看樱花,涧河公园看月季,黄河公园看梅花,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体验鸟语花香。每年不远千里来看白天鹅的外地游客无不对三门峡人充满羡慕之情。

  

    编后

  

    改革能够增加活力。但改革要面临很多困难,要解决难题、调整利益、处理可能随时出现的各种矛盾。如果绕着困难,虚于应付,不仅收不到改革应有的成果,而且劳民伤财,甚至可能出现比改革前更坏的局面。我市迎难而上进行一系列改革,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目前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不断深入正需要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

分享到:
作者:刘书芳 夏泽辉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