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一版 -> 内容
“中国情人节”误读七夕
2010/8/17 19:21:39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8月16日,记者突然接到一条短信,内容是情人节快乐的祝福语。起初以为对方发错了,可接连不断的情人节祝福短信让记者有些迷惘:情人节不是2月14日吗? “你早落伍了,今天是农历七月七,是中国人的情人节!”一位好友取笑道。果不其然,当天,街头闹市、商场花店鲜红的玫瑰成了主角。一些地方还利用这个节日搞起了接吻大赛、“男女一分钟约会”、“黄金搭档速配游戏”等(据媒体报道)。七夕何时成了“情人节”呢? 据了解,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极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当晚,妇女们穿针乞巧,陈列花果,朝天祭拜,乞求织女能赐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赐予她们美满姻缘,所以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 七夕虽然与爱情有关,但能不能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呢? 一些民俗专家认为,七夕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因此,将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另有专家表示,七夕的含义还包含歌颂家庭中永久稳固的感情,歌颂心灵手巧等劳动品质,所以称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是对这个节日的误读。
分享到:
作者:本报记者 苏慧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