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魅力之乡绽新颜 砥砺奋进谱新篇[图]
2021/6/11 2:03:00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卢氏县木桐乡位于豫西深山区,秦岭余脉与崤山分岔处,西邻陕西省洛南县,北接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地处两省三县七乡镇接壤处。作为革命老区乡镇,境内有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和红色教育基地等丰富的红色资源。木桐乡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呈东高西低之势,素有“卢氏小西藏”之称。下辖木桐、张家、拐峪、河口、灵神、鸟桥、夜长坪7个行政村,53个居民组,农业总人口2896户8383人。全乡耕地面积10864亩,主要以辣椒、烟叶等短期产业,苍术、花椒等中期产业,连翘、核桃等长期产业为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夜长坪钼矿最为有名,探明表内外矿石储量69.63亿吨,表内储量可开采80年。

    近年来,木桐乡坚持“稳烟扩椒、大力发展中药材”的产业发展思路,向着“基础更实、生态更美、乡风更纯、生活更好、满意更多”的目标大步迈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聚焦短板弱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脱贫攻坚全面收官

    木桐乡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举全乡之力,集全民之智,以脱贫攻坚统揽全乡经济社会全局,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紧紧围绕“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不返贫”这一目标,全力攻克“六个重点”,精准落实“四个到人”,高效运行“三大体系”。截至2020年年底,全乡所有贫困村全部如期高标准退出,贫困人口908户3361人高质量脱贫,贫困发生率实现从43.37%到0的历史性转变,“两类人群”51户202人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消除。2020年,贫困人口户均收入48568元,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3444.52元增加到2020年的13121元,增幅280%。2021年以来,木桐乡坚持“一防四稳”工作主线,抓实抓好“2221”工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加强低收入群体监测预警,健全动态监测机制,聚焦饮水、住房、医疗等多个方面开展多次大排查、大摸底,确保“两类人群”应纳则纳,纳入则帮,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突出党建引领,强基固本、勠力同心

    凝聚发展磅礴力量

    木桐乡坚持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干的氛围,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凝聚脱贫攻坚的正能量,形成了处处都有主阵地、人人都是战斗员的攻城拔寨强大阵势。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着力打造“学习型、民主型、和谐型、务实型”班子。健全和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提高党委班子驾驭全局和发展经济的能力。选优配强全乡7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群众看得见、脱贫离不开的中坚力量。稳步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各村均实现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且年龄不超过60岁,有一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至少有一名女性成员等条件要求,较好地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极大优化。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在全乡农村党员中开展党员“挂牌亮诺”活动,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提升。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强阵地场所,新建和改扩建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个后进村党组织转化提升,创建“五星级党支部”6个,争取资金依托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打造红色教育基地1处,筑高筑强基层战斗堡垒。

    强化产业支撑,提质增效、调整结构

    夯实群众致富基础

    木桐乡按照“乡有主导、村有基地、户有项目”的产业发展方向,牢牢坚持“稳烟扩椒、大力发展中药材”的发展思路,严把“户均不少于三项产业”的底线,因村制宜、合理布局,倾力打造百亩花椒、苍术,千亩核桃、辣椒,万亩连翘的“百千万”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更加丰富可靠的“长中短”产业“致富包”。全乡已建成1个万亩连翘基地、1个千亩核桃基地、1个千亩辣椒基地、2个食用菌基地、2个扶贫就业基地、5个百亩花椒基地共计600亩,7个百亩苍术基地共计950亩,栽植辣椒3000亩、烟叶2000亩、连翘1万亩、核桃25万余株,产业覆盖率达100%,累计申请产业奖补1541户,奖补资金达114.91万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辣椒等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高耗低效的传统农业面积进一步压缩,冷库等产业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持续在建链延链强链扩链上下功夫、出成效。

    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建新、搬出幸福

    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全乡按照“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标准,因户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应改尽改、应搬尽搬、应拆尽拆,2016年至今,累计完成危房改造380户、易地扶贫搬迁394户1522人、农户自行改造321户、危旧房屋拆除824座,全面实现危房清零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乡内建设8个集中安置点,2018年已全面建成并搬迁入住。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深化保障服务,引导安置区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坚持把安置社区产业配套作为稳定脱贫增收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实现产业、创业、就业齐头并进。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各类保障政策转移衔接,尤其要做好搬迁群众迁出区和搬入地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保”的衔接工作,帮助解决搬迁户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各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其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搬迁群体基层自治,增强搬迁群众对安置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生活好。

    提升基础设施,改善面貌、优化服务

    高效增进民生福祉

    全乡所有贫困村“五有六通”全面达标,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且户均达到5万元以上。新建党群服务中心4个,提升改造党群服务中心6个,基层党组织阵地得到进一步夯实。修建窑沟村洛河大桥一座,完成护堤建设30余处。2016年以来共计投入资金3850万元,铺设乡村公路109公里,“四好公路”整治35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组通水泥路、通班车,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改建农村电网10公里,实现用电保障全覆盖,新建通信基站17个,实现村村通网络、村村有信号,通信网络全覆盖。全乡8个村按照“七个一”标准完成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建设,文化资源共享设备同步配齐,每村农家书屋平均存书量达到2800册。投资80.3万元在木桐村五里庙、窑沟村建设两处游园,改善了乡村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

    加强社会治理,提升环境、文明乡风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木桐乡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索峪河20公里河道治理,规范街区市场和车辆停放秩序,购置垃圾箱150个、垃圾转运车10辆、洒水车1辆,聘用了68名保洁员,整洁畅通有序的社会好生态基本形成。全面建设污水处理厂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在磨面岭岭头5公里栽植银杏、竹子、油松树苗1800多棵;全力推进户厕改造,高标准完成改造429户;实施亮化工程,在街区装设彩灯226套、中国结36套、红灯笼26套。乡村添新彩、绽新颜、换新貌,全乡环境更优、生态更美、群众满意更多。持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依托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农村文明诚信家庭创建活动,累计评选出标兵户198户、文明户1109户。2020年,评选出标兵户62户,比2017年增长47.6%;文明户513户,比2017年增长235%;空白户21户,比2017年下降69%,随着活动深入开展,见贤思齐、争先进位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各村利用民间锣鼓书演唱队、古庙会、农家书屋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大先进典型选树表彰力度,累计表彰“好媳妇”60人次、“好婆婆”60人次、“脱贫英雄”100余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的内生动力,涌现出一大批生动践行“拉一把、站起来”卢氏扶贫精神的脱贫典范,全乡上下勤劳致富、文明和谐、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日益浓厚。

    谱写新篇章,奋斗正当时。近几年的砥砺奋进,坚定了木桐乡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木桐乡将紧紧围绕“一区二基地三乡镇”(建设生态康养度假区,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打造园林乡镇、乡风文明乡镇、红色旅游乡镇)的发展目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乘势而上,砥砺实干,奋力打造“开放创新、宜业宜居、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魅力木桐新形象。

2018年建成的木桐乡中心小学承载着200余名孩子的成才梦

食用菌喜获丰收
洛河入豫(木桐)第一湾风景

木桐辣椒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位于木桐乡灵神村的洛河入豫第二湾

宛若巨龙的S246线联通着木桐与外边世界

群山环抱的红色基因——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

木桐乡三关村搬迁安置点

分享到:
作者:文/李朝龙 图/聂金锋 网络编辑:李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