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八版 -> 内容
小城故事
2015/10/19 22:42:15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小城因黄河而名,我与小城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

  这里有古陕州城的遗址。这里有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万里黄河第一坝。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战、周召分陕、假虞灭虢、秦晋之战等典故见证的地方……当年,当代豪放派诗人贺敬之挥笔写就《三门峡——梳妆台》更是让它闻名遐迩。

  据悉,由于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建设,国家原计划将三门峡市建成一座横跨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因此,三门峡的市政建设起点很高。火车站是前苏联专家设计的,颇具欧洲特色,古朴典雅。原市宾馆也是仿欧洲风格,一排排的点式楼,铺着桦木地板,外形雅致。后来,由于大坝施工中泥沙问题得不到解决,加上援华苏联专家撤走,城市规模就缩了水。当时三门峡只有一条主干道黄河路,东起火车站,西至向阳,曾有个顺口溜,说是“一个公园三只猴,一条干道俩岗楼,一泡尿流两头”……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峡和全国一样,发展很快。百货商店扒后盖起了百货大楼。1987年,三门峡依涧河平行修建了崤山路,一栋栋大楼开始拔地而起。尤其是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就像一个女孩到了她散发魅力的年龄,小城显得一下子有了丰韵。而涧河的开发、植物园的精彩亮相,像是给三门峡安上了一双灵动的翅膀。尤其是随着国家级黄河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白天鹅开始在这里流连栖息,三门峡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天鹅之城。近年,随着黄河公园和三门峡中心商务区的建设,三门峡一下子拉开了城市框架,就像是一个女人步入了她最好的年华,青春绚丽,楚楚动人。

  我与小城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在小城的“打桩”声中,我发出了人生第一声啼哭。我的名字也与小城有关,那时,三门峡大坝刚刚建成蓄水,所以父亲给我起名“新峡”。据母亲讲,那时,我们住在市郊一地坑院里,她常把我抱到百货商店(百货大楼的前身)门前,让我在那砖石地上爬。但后来由于父亲思乡心切,我在三门峡没呆多久,他就带着我们离开小城,回到了老家甘壕街,就是杜甫《石壕吏》中写的那个地方。

  这一离开就是十多年。其间,我只来过三门峡一次。那时父亲在镇搬运站开拖拉机,那种轮胎高大的波兰拖拉机。一次父亲到市里买油,带上了我。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那次到三门峡的一些细节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当时的加油站在黄河路旁的一块麦田里,距火车站不远。我们看着工作人员用管子将油从一个大铁罐里抽出灌进我们带的油桶。中午,父亲带着我到市中心的黄河饭店吃了小笼包子和馄饨,小竹笼端上来时,热气腾腾的十分诱人,一咬满嘴的油香。饭后,父亲又带我逛百货商店,给我买了个万花筒。

  我再次回到三门峡,已是1980年的夏天。那年,我参加工作到了一家商业企业。初到小城那些日子,我住在经一路七号的大院内。那时,小城还没有城市的模样,许多街道旁还是庄稼地,骑自行车十多分钟能逛个来回。然而,我心里却燃烧着一种说不清的激情与渴望。白天学习和工作,到了黄昏,我常一个人出来散步。那时的经一路还有些荒僻,两旁长着两排高大的毛白杨,像是两排训练有素的士兵,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声响。偶有三两行人走过,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宁馨。然而,我对小城还没有多少认知,就再一次与她拱手相别,学习结束后,我们到三门峡西站开了一家冷饮门市部。

  这一走又是十多年。其间,每月我都要到市里领工资、送报表等。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每次进城我心里都有一种艳羡,如一个情人般,默默注视着恋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工作调动,我终于回到了出生之地。虽然当年的地坑院早已无法寻觅,而单位只给了我两间老房子,但我满心欢喜。那时,我住在建设路东段的一栋筒子楼里,它是三门峡最早的建筑之一。就这样,我开始了和这座城市相濡以沫的日子。生息在她的怀抱,每天目睹着她的欢笑与叹息,感受着她的成长与变化,她的喜怒哀乐伴着我的喜怒哀乐,我的喜怒哀乐汇融进她的喜怒哀乐。不知不觉,几千个日夜就像雪花融进水里一般融进了她的怀抱。

  而今,我住的地方距涧河公园不远,晚上,常一个人沿着涧河旁的小路散步。夜晚的涧河,五光十色,灯光映在水面上,像是天上的街市,许多人在那儿散步、钓鱼,或跳舞做操,说不出一种妥帖、稔熟和温馨,仿佛小城的岁月就应该是这样舒缓和安详。我知道,我的未来注定要和这个小城牵连在一起。我走不出她的凝眸,而她也将终生被我牵挂。

分享到:
作者: 陈新峡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