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六版 -> 内容
“十一五”期间——灵宝市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11/1/12 19:23:36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本报讯 (记者 牛富江)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去年以来,灵宝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三门峡市决策部署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紧紧围绕谋划推动“两个加快”,全力以赴保增长,主动作为促转变,尽心竭力惠民生,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和亮点。“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灵宝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是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五年,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灵宝市委、市政府始终持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在把握规律、应对危机、加快发展中,找到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良性发展路子,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深对灵宝发展规律的认识,下工夫完善和拓展发展思路。在灵宝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该市决策层就对灵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认真分析,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工作主题,以及“强化工业主导,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以两大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带动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进步”的总体思路。整个“十一五”时期,他们始终坚持这一思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加以丰富、完善和提升,在困难比预想的要多的情况下,交上了一份比预想要好的答卷。2010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6.8亿元,是“十五”末125.4亿元的2.4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6亿元,是“十五”末3.01亿元的2.9倍。 五年来,灵宝市始终坚持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并举,持续推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在做大总量、调优结构中,县域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充分发挥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以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新型果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全力做好“质”“量”“度”文章,有效破解了后续资源匮乏、支点单一、产品低端等制约瓶颈,初步实现了县域工业由黄金、浓缩果汁生产为主的单一支点向多点支撑的转变,产品由粗浅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规模产能带动向质量效益带动的转变。2010年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8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实现利税115.2亿元,是“十五”末的4.2倍。持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当地财政投入资金1750万元,新发展果品38.8万亩,果品面积、产量双双突破“百万”大关。灵宝苹果被命名为“中国十大名优苹果”、中国名牌产品,品牌价值达到38.12亿元,位居全国果品生产县级之首。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三门峡市级13家;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2.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五”末净增2968元,接近翻了一番。按照“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定位,实施了函谷关景区扩建工程,成功引进洛阳强人、上海购丰等一批现代商业项目,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五年来,灵宝市致力建设“天蓝、水清、山绿、环境优美、自然和谐、适宜人居、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城市,在中心城区和特色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统筹互动中,创造了一体化发展的物质条件。按照“北进东扩、一城两翼”的框架,累计投资38.8亿元,新建续建各类重点工程118项,基本建成了城市北区;围绕长安路景观大道、弘农涧河两大中轴线,全面推进旧城区改造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开扮靓城市西、北、南出口,累计完成拆迁面积57.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顺利建成了弘农春秋园、养生文化园、路园等五大开放式游园,形成水域面积7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 ;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城郊大环境绿化工程,完成造林5.7万亩,栽植苗木近1600万株,“绿在城中、城在画中”的山水城市特色、宜居宜业特色进一步彰显。抓住郑西高铁通车机遇,投资1.1亿元,完成了灵宝西站及站前广场建设,拉开了城市副中心发展框架。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催生培育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和产业特色的中心城镇、中心村。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7.5%提高到38.9%,城乡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拓展、全面提升的新时期。 五年来,灵宝市始终坚持抢抓机遇、科学运作,在大规模增量投入和开放带动中,提升了发展的保障能力。紧紧抓住宏观政策机遇和产业转移机遇,持续深入地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活动,集中向上申报、争取了一批基础性、政策性项目,对外引进了一批战略性、支撑性项目。铺开、建成了连霍高速引线改扩建、卫家磨水库复建、窄口水库除险加固、扶贫搬迁、黄河移民扶持等一批交通、水利、生态及城乡公用设施骨干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成功争取并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累计获得国家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2.03亿元;坚持抓早抓快,及时启动了城东产业集聚区建设,“一区两园”的框架布局、投资强度、集聚效应走在周边县市前列。引入国内化工龙头上市企业湖北宜化集团,对鑫农化工公司进行改制,促成了金尧电站装备制造等一批大个头项目落地建设,取得了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国有企业改革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突破;鼓励企业和大中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成了一批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和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五年来,该市累计引进省外资金98.6亿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64亿美元;新上重点项目245个,建成169个,铺开重点项目个数、完成投资额、建成项目个数连续三年位居三门峡各县(市)、区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63.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1倍。“十一五”时期,成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灵宝市项目建设最集中、投资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一个时期。 五年来,灵宝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中,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他们高度重视社会转型期、经济危机冲击下的民生民计,围绕“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大力办好人民群众所盼、所急、所需的急事难事。坚持义务教育、高中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齐头并进,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县(市),被评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两基”工作先进市、职业教育强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51%,高出“十五”末10个百分点。投入资金3.5亿元,全力实施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集中有限财力,累计完成投资30余亿元,办好了农村安全饮水、农村道路、沼气富民、安居工程等一大批为民承诺的实事项目,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新农合参合率均居全省县(市)前列,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努力维持低生育水平,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稳定、平安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和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和谐的大好局面。 五年来,灵宝市持续提升党的建设,有效驾驭复杂局面,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考验中,锻炼了党员干部作风,壮大了发展合力。“十一五”期间,该市大事、要事多,难事、突发事件多,是各级党政干部遇到各种重大风险和挑战最多的时期。面对空前的考验,他们始终突出保持党的先进性主线,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廉政建设年、“讲正气、树新风、谋发展、促和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在灵宝发展稳定的大局面前,各级党员干部,事不畏难、勇于担责、风雨同舟、甘苦与共,一事当前,大家一个声音、一个步调,一门心思,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面前,自觉发扬“少说多干、不事张扬,务实创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埋头苦干,求实求效,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共同想事谋事干事的强大合力,这既是夺取“十一五”胜利的坚强保障,也是实现“十二五”新跨越的最大动力。 (配图摄影 段景波)
分享到:
作者:本报记者 网络编辑:许红卫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