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一版 -> 内容
贫困山里娃牵手美国大学生
2007/7/26 22:12:27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夏令营活动: 中外学生融洽联欢 7月23日下午3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操场上,几名卷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美国男女青年正和一群卢氏小朋友在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丢水球。互相投掷间,水球破裂,里面的水溅到接球人的身上,两国学生共同发出的欢快笑声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而在该学院的餐厅,更是别有一番热闹。餐桌上趴着百余名卢氏学生,他们有的画画,有的下棋,有的在穿各种五彩珠子。几名美国大学生穿插在其中,和他们一起愉快地游乐着,融洽和谐的气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下象棋的桌子前,一位穿黑T恤的美国女青年非常引人注目。她正在教一个卢氏小男孩下国际象棋,态度极其认真。走近一听,她居然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她告诉记者,她的名字叫Melody,正在美国读大学。Melody的母亲是中国人,从小母亲便教她讲国语。她也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中深爱着中国,读大学时,她专门学了汉语专业。 夏令营背后: 游子捐资助学300余人 这是一个特殊的夏令营,它由300名卢氏中小学生和10余名美国大学生组成。在这个夏令营的背后,蕴藏着一个游子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 2005年,美籍华人、美国旧金山市房务公司周才 先生等人,萌发在中国捐资助学的念头。在寻找捐助对象的过程中,他们的朋友——广东省中山市女企业家王乾倩向他们推荐了卢氏。王乾倩是卢氏县东明镇人,13岁到外地发展,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使她总想找机会对故土进行回报。2005年6月,王乾倩带着周才 等人专程到卢氏进行实地考察。 这次卢氏之行,给了周才 等人极大的震撼。记者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采访时,他回忆了当时在卢氏看到那些贫困学生的情景:有的学生衣着破烂、营养不良,住在破窑洞里,家里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有的小学生每天要步行很远的山路去上学,有的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周才 等人当即决定,对卢氏的贫困中小学生在上学、生活上进行资助。 据卢氏县教体局基教股莫守恩介绍,第一批受资助的学生共有210人,目前已达到315人。资助标准小学生每人每年5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800元,高中生每人每年2700元。截至目前,周才 先生等人已经为卢氏的这些贫困学生出资45万元。 夏令营准备: 美国大学生积极响应 周才凡 今年52岁,原籍重庆市,他出生在台湾,10岁到美国。他的汉语讲得不太标准,但在采访中,记者还是从他简单的语言里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低调和朴实。“我们资助这些孩子,并不要求他们学习成绩一定要好,只想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让孩子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捐资助学已经3年,周才凡和王乾倩等人希望能见一见这些孩子,和他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加深相互间的了解与沟通。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暑假来到三门峡,与这300余名学生搞一次长达7天的夏令营活动。他们的想法很快得到美国一些热心大学生的支持,这些大学生积极要求随同前往。广东一些热血青年也主动加入到这个团体,为这次庞大的夏令营活动做义工。 7月18日,美国和广东来参加这次夏令营的各路人马在西安会合。他们在西安购买了大量夏令营活动用品,有学习用具、美术用品、运动器材以及牛奶等食品,仅这次购物花费5万元。 夏令营地点设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记者采访这天,是夏令营开营第一天。记者看到,孩子们在游乐时,周才凡也参与其中,他满脸和蔼的笑容,与孩子们一起追逐、嬉戏,并不时地用相机摄下一个个难忘的镜头。 夏令营延伸: 爱心种子将播撒全国 王乾倩女士也参加了这次夏令营,记者采访时,她刚好到洛阳给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孩子们购买衣服,记者没能见到她,只能通过电话与她进行了简单的对话。 王乾倩今年35岁,在广东干出一番事业后,她一直倾心慈善事业。为了使这一捐资助学的事走向成熟、正规,她和周才 等人协商,注册成立了河南卢氏希望扶贫协会,王乾倩任会长,目前协会成员已有8人,大部分是华侨。王乾倩说,在捐资助学上,卢氏是他们的第一个试点。接下来,他们还要把爱心之手伸向河南其他贫困地方,最终目标是希望在中国的贫困县里,全部播撒下他们的爱心种子,让上不起学的孩子都能重回校园。 据了解,河南卢氏希望扶贫协会成立后,周才 在美国成立了旧金山河南希望协会,并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号召广大有爱心的华侨和美国国民为卢氏贫困学生募捐。周才 告诉记者,许多热心人听说或是看到他们的网站后,都纷纷加入到这个协会,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这次夏令营活动的许多物品,如水球、各种五彩珠子等都是这些热心人捐的,他们专门从美国带过来。
分享到:
作者:文/本报记者 吴胜男 实习生 谢优胜 图/本报记者 顾新风 网络编辑:admin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