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三版 -> 内容
家长管得越多 孩子越难长大
2014/6/30 22:48:23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我小时候生活在加拿大多伦多,父亲在餐馆里刷盘子,母亲帮别人缝补衣服。因为家穷,旅游对我来说是个很陌生的概念,所以我从小很嫉妒我的同学们寒假去滑雪、暑假去欧洲旅游的生活。课后,他们也会到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里学钢琴、学游泳,生活过得很丰富,也很有计划,而我却没有什么人管。

    以前我觉得,家人没有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是一件可怜的事情,不过上大学后发现,这其实并不算是坏事。去耶鲁上大学,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独自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读大学是第一次自主安排时间,而我从小就是这样,所以很快就适应了。我更了解我自己,懂得如何在无人督促的情况下找到学习的动力,也知道怎样恰当地安排课余时间。但我的很多同学却没有那么快地适应独立生活所带来的挑战,有的人甚至每选一门课,都要征得母亲的同意。

    很多同学的生活轨迹其实早已被规划好了,毕业之后不是打算去投行就是想考法学院,而做这些事情需要修哪些课程,获得什么样的成绩,也都是有规定的。他们每一天面临的都是一些小的选择,却感觉压力很大。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后,才发现生活不会按照计划来走,而是会不停地变动。现实生活也不会像上课一样,所有问题都会有正确答案。那时,他们会不会更加难以适应呢?

    我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从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观察身边的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

    我和家长们打交道很多,觉得他们非常护着孩子,过于关心学生们的生活。如果我批评一名学生上课迟到,作业不认真,或者时间安排不规律,最敏感的不是学生,反倒是家长。他们会觉得是自己受批评了。学生们有什么问题,也经常不直接来找老师,而是通过家长来找。无论是开家长会,还是和家长或学生面谈,我总是感觉家长们听得很认真,学生却常常在一边发呆。很多学生觉得学习其实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自己的生活也不一定是由自己规划的。

    这个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近年来都受到关注。仔细了解这个现象后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当这些家长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管得并没有这么多。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这些家长小时候有很大的自由空间,随意玩耍,或者自己去图书馆里乱翻书,哪本书的封皮看起来最有趣,便拿起来读。在这看似无章法的乱玩之中,本来就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会慢慢地了解自己的喜好,也学会怎么管理时间并为自己的行动负责。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很多人成了科学家、作家或管理人员。但讽刺的是,他们反过来却用约束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孩子。那样无拘无束的童年,对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很难想象。家长对他们生活的点滴都不放心,都要管理。孩子和谁玩,看哪本书,弹什么乐器,进行什么体育活动,都是家长们说了算。

    有些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踢足球,弹吉他,做法国菜,跳芭蕾舞,攀岩,唱歌,变魔法……但最重要的事情,自己如何作选择,并且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和承担后果,他们却没有学到。

    这样培养的孩子,进入社会工作后适应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从小被家长表扬和保护,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对于来自同事的压力和老板的批评也不适应。他们会经常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不愿意去妥协。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他们也会更加容易看不开,不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家长过多的爱护不一定对孩子有利。很多人问我,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够,还是教育资源不平等?是的,这些都是中国教育面对的问题。但我个人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家长们不给孩子一个长大的机会。

    作为老师,我最想对家长们说:请给孩子们足够的呼吸空间,给他们一个找到自己的机会。

 

分享到:
作者:江学勤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