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一版 -> 内容
“钓”到了“鱼”,丢掉了什么?
2009/10/28 8:47:05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连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孙中界“涉嫌非法营运”事件,将“钓鱼”执法这一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行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些钓头的“现身”说法,更让人们看清整个事件的惊人内幕。 目前,不少专业人士已开始探讨这一做法的合法性。然而,撇开这一执法手段是否合法合规,仅从它的效果来看,就让人对执法部门频频使用这一手段的动机产生怀疑。据有关媒体调查,早在1992年,“钓鱼”执法手段就在上海出现了,可在交管部门的官方网站上,一份资料显示,同处于上海的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2007年、2008年两年时间“查处非法营运车辆5000多辆”,这一数字说明,当地的“黑车”营运并未因政府职能部门的“创新”执法手段得到有效遏制,既然是这样一个并不科学,没有达到治理、约束和警示效果的执法手段,为何未被舍弃,而是频繁使用?同一份资料里的“罚没款达到了5000万元”一句应该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解答。 这种利益驱动下的非正常执法手段,损害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公信力,还损害到了当地的社会诚信与社会良知。当这种执法手段被普遍应用时,不少善良的人将不得不顾及到助人的高昂“成本”,与助人为乐这一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渐行渐远,而当地的社会诚信度也会因为这一事件的连锁反应受到重创。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市已明确指出,要坚决取消不正当的执法方式,立即纠正这种执法错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也于26日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联合调查组”关于10月14日“孙中界事件”的调查报告和区政府关于此事件的处理意见,认为有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使用了不正当取证手段,10月20日公布的结论与事实不符,为此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希望这一调查结果能让相关的执法部门深刻反省,如何用好手中的权杖;能让曾经无辜被“钓”的车主消除胸中块垒,找回做善事的美好感觉;能让曾被亵渎的社会诚信与社会良知重新回归。
分享到:
作者:了了 网络编辑:admin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