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走南闯北三门峡人 -> 内容
南振中:胸存日月心长美 腹有家国气自华
 ——访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先生
2013/6/3 16:54:53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南振中接受采访时,笑谈三门峡市区的公交车、出租车价格。
  
  2012年5月12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新华通讯社总部办公大楼,走进了南振中先生的办公室。
  
  这位从灵宝大王神窝村走出的河南三门峡子弟,历经几十年奋斗,成为新华社总编辑,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十三大到十七大代表。
  
  如今,身穿白衬衫的南振中先生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办公室,并沏好两杯茶,接受家乡记者采访,流露出的乡情令人感动。
  
  补上法律课,从“新闻官”变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
  
  南振中走出家乡后,是如何工作和学习的?他从一名“新闻官”,如何变成全国人大的“高官”?在此期间,他又是如何成功完成这一角色的转换?
  
  对于这样的问题,南振中从桌上取出一本《亲历中国民主立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实录》,娓娓道来。
  
  2011年3月初,南振中这本著作正式出版发行。书中记录的是他从2003年到2010年参与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实践的亲身体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进程。记者发现,新华出版社对这部书的评价极高,称该书内容独特,具有“开创性、原创性”。南振中说,他忘不了第一次参加常委会会议的情景。
  
  2003年3月1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南振中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21项职权,其中7项属于立法范畴,包括制定、修改和解释法律等。职责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具备渊博的法律知识,而南振中的知识结构中,这是相对薄弱的一环。
  
  当时已61岁的南振中,决心补上这一课。
  
  为了理清头绪,南振中首先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入手,学习了立法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缔结条约程序法等。白天处理新华社的各项事务,他只能利用夜晚甚至凌晨突击阅读法律条文。南振中说,他把人民群众关注的法律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重点。2003年10月23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南振中带着第四次审议稿召开座谈会,不仅听取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意见,也听取汽车司机、车队队长的意见。一些机动车驾驶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还对草案第32条提出修改建议,认为对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挖掘道路,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危及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的,应给予处罚。这些意见和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7年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反垄断法草案。此前,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和时间,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群众反映强烈。南振中在认真研究了反垄断法草案后,建议将行业协会应负的法律责任具体化,明确规定行业协会等组织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
  
  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审议通过的反垄断法第46条增加了一款:“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人民群众的意愿在法律条款中得到体现,我感到欣慰。”南振中微笑着说。
  
  南振中提出的98条建议,被吸收到34部法律条款中
  
  南振中调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职后,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一个高级记者和“新闻官”,在审议法律草案时有没有优势?怎样才能在常委会上发挥作用?南振中一度陷入了深思。后来他豁然开朗:自己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比较了解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是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意见、愿望和要求。于是,他确立了对立法工作的几个关注点:法律草案是否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留下了部门利益的色彩和印记,而损害了国家的全局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会不会因为决策不当而殃及子孙后代?是否体现了平等保护原则、妥善处理了各类利益关系?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南振中提出的98条建议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主流意见不谋而合,被吸收到34部法律条款之中。
  
  “这不是说我提的建议有多好。作为人大代表及人大常委会委员,我提的不是个人意见,而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南振中说,全国人大常委会非常尊重委员们的民主权利。“只要建议提得合理,就能被吸纳采用,整个过程就是把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
  
  2011年3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一则报道,题目为《我代表人民询问你》。记者写道:“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南振中心情很好。今年‘两会’上传来消息,中央预算部门2011年‘三公消费’将公开。‘三公消费’的账本何时能摊在阳光下晒晒?代表、委员和普通民众坚持不懈的追问,如今终于有了结果。”此前,南振中曾以《把政府可公开的“账本”摊开来》为题,提出推动“三公消费”公开的建议。
  
  2010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就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
  
  “2009年12月,国务院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的落实审议意见报告显示,审计署提出将会继续推动中央部门预算公开,争取再经过3年的努力,使所有的中央部门预算都向社会公开。我想问问财政部的负责同志,已经过去半年了,这项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南振中直奔主题。
  
  南振中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公款出国、公款用车、公款接待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三大热点。关于“三公”的公开进展缓慢,这里面有没有害怕人民群众了解真相的因素?国务院怎样为“三公”的公开创造条件?“三公”公开有无可操作、可检查、可监督的进展时间表?
  
  2011年3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大幅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要求当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南振中以“新闻官”的特殊经历和眼光建言,有胆识、有智慧,往往产生积极的反响。
  
  范敬宜盛赞南振中有“三最”“敬业精神”
  
  2004年4月15日,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邀请,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为大学生们举办了题为《记者的发现力》的演讲。
  
  以南振中的学识和阅历,给大学生们演讲二三个小时,应该不成问题。但为了这场演讲,他利用两个休息日,写下近3万字讲稿。他还三易其稿,请范敬宜过目并提出批评意见。其治学之严谨、对青年之负责,令清华大学师生们十分钦佩。
  
  他结合新闻史上生动典型的经典案例,从观察意识、生活空间、大局观念等方面完整地阐释了记者的发现力及自己对新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新闻记者有独立发现重大新闻的天职。最新的要求是:第一个报道新闻事件!”“站在河南农村无土栽培的实验棚里,我突然联想到,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有没有根?我们的根应该扎在哪里?我想,我们的根应该扎在基层,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扎在人民群众中,扎在生活的土壤里。”
  
  演讲结束,大学生们向南振中报以雷鸣般的掌声。随后,范敬宜称赞南振中有“三最”:
  
  “他是我所见到的手最勤的一个记者。自从事新闻事业到现在,他一共记了3000多本采访笔记。在两会的电视镜头里,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认真地记会议笔记,那一定是南振中。”
  
  “他是我见过的工作作风最严肃的一个。任编辑后,每次修改完记者的稿子,哪怕是一个标题、一句话,都亲自找记者商定,确认‘我有没有把你认为最得意的地方删掉?你有没有感到心疼’?担任新华社总编辑后依然如此。”
  
  “他是我见过的采访作风最扎实的记者。正如他所说,‘要立志当一辈子记者,就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
  
  范敬宜还在当年的《新闻战线》杂志上发表文章,表示“一直敬佩”南振中的“敬业精神”。
  
  “尴尬故事”刺激南振中发奋图强,最终完成“华丽转身”
  
  1985年1月1日,南振中从山东分社调到新华社总社工作。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勾勒出自己的三个20年:第一个20年,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20年;第二个20年,是在分社记者岗位上锻炼成长的20年;第三个20年,理应是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的20年。
  
  2004年,是他人生第三个20年的截至期。他写道:“到了那个时候,我只希望能有资格说一句:‘无愧于党的培养和人民的重托。’”但他没想到,在副总编辑岗位上刚一开始值班发稿,就碰到一件尴尬事:一天夜里,国际部一位编辑收到一篇涉及敏感问题的稿件,需要向值班副总编辑请示。当时,总编辑室有两位副总编辑对国际问题比较熟悉,这位编辑想把稿件送审。他先打电话到总编辑室值班室,打听当晚哪位同志值班?当得知是南振中值班时,这位编辑说:“那就算了吧!”
  
  这让南振中深受刺激。对于此事,南振中告诉记者:“我是一个山沟里出来的记者,知识储备不够,能不能对敏感的国际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呢?这位编辑的做法包含着对我的了解、理解和鞭策。这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绝不会因为职务的提升和岗位的变动而自动提高……如果不下工夫刻苦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造诣,就难以取得审发稿件和组织指挥报道的发言权,就会成为徒有虚名的业务领导干部。”于是,他开始弥补知识缺陷。
  
  他请新华社军分社社长帮他找来一个大地球仪,放在写字台一角,经常转动、查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发生重大事件,他都让值班秘书把相关资料借来仔细阅读。
  
  外事局安排他会见外宾,会见前几小时,他从国际部资料室借来几大本资料,尽量熟悉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况。如今的南振中,时不时会有一些单位邀请他作国际形势报告,总会受到热烈好评。
  
  堂堂正正,别无所求;言传身教,身先士卒
  
  在新闻管理方面,南振中也有一套。
  
  他任新华社总编辑室副总编辑时,起草了“互勉信条”,如“堂堂正正,别无所求;兢兢业业,集思广益”,如“吃亏、吃苦,任劳任怨;不争功、不诿过”,如“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情同家人”。他鼓励同志:“能处理的事情,就大胆处理;如果确实处理不了,无论白天或黑夜,可以随时来找我。”如此以来,同志们都轻装上阵,工作积极性大增。
  
  南振中曾定下规矩,任何一个从前线回来的记者,都可以推开他的办公室门,向他汇报前线的新闻动态和调研结果。记者讲述时,他会一直低头记录。
  
  工作中,他不仅言传身教,而且身先士卒。
  
  前些年的一个盛夏,他去农村采访一个感兴趣的“三农”题目。在某县展示的蔬菜大棚里,有40多摄氏度,闷热异常,很多随同采访的当地媒体记者都撤了出来,唯独他拿着笔记本,在大棚里和农民聊了半个多小时,直到把他关心的问题问完。当时陪同南振中的县委书记感叹道:“人家可是部级领导啊!这么热的天,问的问题这么专业、细致,真是让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感到汗颜。”
  
  2000年,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一篇文章中评价道:新闻界认识振中的同志都知道,他忠厚、谦逊,原则性强,且不善张扬。担任新华社总编辑室总编辑10多年来,他一直以老黄牛的精神,任劳任怨,默默耕耘。遇有重大战役性报道,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
  
  2007年8月30日,南振中从新华社总编辑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他向同志们话别时动情地说:“多年来,白天晚上忙于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上不能尽孝,下没有尽养育之责,愧对父母、愧对妻子、愧对孩子。这是我内心深处的痛楚。1990年,我曾对家人作过许诺:在总编辑岗位上,我只能把全部精力献给新华社;卸任以后我将抽出更多时间孝敬母亲、照顾老伴、教育儿孙。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对待家人也会像对待事业一样,做到一片赤诚、尽心尽力。”
  
  新华社记者任力波曾这样写道:“这就是我眼中的老南,高大又质朴、严肃又平易。在我们这些挚爱新闻事业的年轻人眼里,他是新闻业务领域的一座高山,只能仰止,难以企及。他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扎根基层、回报人民的精神;一种谦逊为人、淡薄名利的精神;一种秉持原则、一丝不苟的精神。做新闻,首先要做人,做一个纯粹的人。这也许是老南留给我们年轻人最大的一笔财富。”
  
  南振中在总编辑岗位上度过7899个日日夜夜。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总编辑,南振中以自己勤勉、稳健、鲜明的工作作风,践行了“无愧于党的培养和人民的重托”的承诺。
  
  游子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已成美丽现实
  
  多少年来,家乡三门峡让南振中常常牵挂,他甚至还直接参与见证了三门峡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三门峡日报》对此多有记载:
  
  2002年4月20日,第八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等应邀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其间,记者有幸采访了南振中。他当时就对三门峡城市发展提出希望:“在黄河沿岸城市中,能与三门峡媲美的只有兰州市。依靠黄河这一优势,发展具有黄河特色的旅游业,能推动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发展。要想成为黄河沿岸城市建设的‘明星’,就要注意城市规划,要依山傍水进行建设,人与黄河要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三门峡市才能在中外城市中具有独特地位。现在,三门峡市已经起步,再有几年、十几年时间,家乡会变得更美丽!”
  
  2005年10月11日至13日,由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南振中等组成的专题调研组,深入三门峡所辖的渑池、义马、陕县和灵宝,就中西部干旱地区、贫困山区大面积实行中低产田改造进行调研。反馈会上,南振中肯定三门峡坚持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是一项利民之举”。
  
  2007年9月29日,灵宝市第一高中举行建校70周年庆典,南振中等校友发来贺电、贺信,感念母校教诲。
  
  2011年12月14日至15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振中等2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市文体中心、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地,检查指导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工作。
  
  2008年、2010年和2011年的1月,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三门峡市家乡团拜联谊会”或“迎新春北京团拜会”上,重乡情的南振中应邀参加……
  
  如今的三门峡,已成为黄河沿线富有创新活力、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这令一直关注家乡发展的南振中先生深感欣慰。
  
  父母影响终生,游子牵挂衷肠
  
  南振中曾在《学习点亮人生》一书中写道:“我的读书爱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家庭的影响。父亲只上过一年小学,识字不多;母亲没有念过书,连名字也不会写。两位老人深知不识字的难处,我小时候,父母对我们兄弟姊妹5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好好念书。不认字,将来就是个‘睁眼瞎’!”后来,南振中考上郑州大学中文系。
  
  因为家庭穷困,他一度有了辍学之意,但母亲张秀芳一改平时的温柔,严厉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读完大学!”最终,他刻苦完成了学业,走上新华社记者的岗位,成为父母最大的骄傲。
  
  南振中的妹妹和弟弟,曾向记者讲述过南振中家国柔肠的另一面:2002年4月21日,南振中回家看望了82岁的老母亲。一见面,他就有说不完的话儿。他因长期在外工作,不能为母亲尽孝,常常觉得很内疚。所以每次回到家,他总是尽可能地向母亲多说说心里话。
  
  那次回来,他告慰母亲:几十年前母亲叮嘱他“不要让人戳你的脊梁骨”,这句话他一直记在心里。当天中午,南振中吃的是他最爱吃的家乡饭——浆面条。下午他就恋恋不舍地辞别母亲,踏上返京的旅程。
  
  2001年8月,南振中的母亲因重感冒高烧不退,他心急如焚地从北京赶回三门峡,一直守在病房,陪伴母亲6天。母亲病轻了,他决定返京。临别之际,母亲坚持把他送到门口,并叮咛道:“振中,你回去好好工作吧!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尽忠不能尽孝。家里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
  
  这句再朴素不过的话,让南振中离开三门峡老远了,仍然泪流满面。
  
  2011年3月16日,是南振中一生中最难过的一天。因为,他92岁的母亲在骨折治疗52天后与世长辞。在母亲病重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南振中3次从北京回到三门峡伺候母亲。但正值全国“两会”期间,他在大会秘书处新闻组承担有重要任务。3月9日,南振中回到北京,16日便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虽有心理准备,但在电话那端,他还是泣不成声……
  
  在母亲住院期间,他去看望母亲时,有时坐8路公交车,有时坐出租车。他说:“坐8路公交车,原来是五毛钱,后来涨到一块钱;出租车原来起步价是三块钱,后来涨到四块钱,春节期间加两块,六块钱。”由此可见,南振中在生活中是十分节俭的。他告诉记者:“作为机关干部,工资够吃够花,没有影响到你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也没有影响到你吃菜、吃面条,你还要什么?当领导的不能占便宜,所有的便宜都不是好事!”
  
  南振中对国家竭忠尽智,勇于担当;对父母孝顺牵挂,遵循教诲。这是采访结束后,记者最大的感受。
  
  南振中,是河南人的自豪,更是三门峡人的骄傲!
  
  相关链接
  
  南振中简介男,汉族,1942年5月出生于灵宝大王神窝村。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共党员,从事新闻事业43年。
  
  1964年8月,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新华通讯社山东分社工作,历任新华社记者,山东分社副社长、社长;1985年4月,他调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室副总编辑;1986年1月,担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室总编辑;1993年4月,担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室总编辑;1996年,当选为全国记协副主席;2000年6月,被任命为正部长级的新华通讯社总编辑;2001年,再次当选为全国记协副主席。
  
  1984年,南振中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91年11月,荣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
  
  他先后被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新闻岗位奔忙之余,南振中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农业生产责任制》《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南振中作品选》《记者的眼睛》《记者的思考》《记者的发现力》《记者的战略眼光》及《与年轻记者谈成才》等。
  
  

分享到: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