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四版 -> 内容
上海:家庭农场里正在完成的“新老交替”
2013/12/12 22:42:16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新华社上海12月12日电 (记者李荣)沪郊金山区枫泾镇卫星村的家庭农场主张华,今年只有33岁,是“农田里新来的年轻人”。他的老父亲说,我们的家庭农场,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

  在上海金山、松江等农业区县近2000户家庭农场中,像张华这样完成“新老交替”的正越来越多。在一些地方,与“新老交替”相配套,还在探索建立老年农民的退休制度。记者问了不少家庭农场里“新来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想到“弃工弃商来务农”?他们的回答中都有一条:因为家庭农场给务农的农民带来了“体面”。

  张华大专毕业,学的是工商管理,在农村这已算是高学历。他先是在一家中外合资的空调遥控器企业工作,负责流水线管理。后来又帮着亲戚做机械销售,自己还开过干洗店。但最后决定,接老父亲的班,做起了拥有160多亩水稻田和果园的家庭农场主。

  张华父亲说,家庭农场不抓紧完成“交接班”,不行啊。一个是老一代农民年纪越来越大,干重活吃不消了;还有一个是,现在搞农业离不开收割机、拖拉机等大机械,没有一些科技知识,使用维修跟不上了。“老有老的经验,年轻有年轻的优势”,新老交替,两方面优势一结合,家庭农场的前景就一下子开阔了。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算细账”:家庭农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哪里?金山亭林镇亭北村的家庭农场主盛成说,以前农村里的年轻人不愿务农,主要是觉得务农“不体面”。现在,有了家庭农场,找到了务农的“体面”。

  这个“体面”两字,绝不仅仅是收入多少“这一个数字”。当然,收入是基础,像盛成,第一年种草莓,毛利就有8万多元;像张华,现在农场的年收入可确保15万元以上。这样的收入水平,比在工厂打工要高多了,可以说是农村里比较“体面的收入”了。但更重要的是,家庭农场主可谓“一身兼而为投资者、管理者和生产者”,金融、理财、经商等“高端领域”都要涉足,绝非传统的老农可比。综合素养、综合地位,这才是更为全面的“体面”。

  在上海郊区,经营家庭农场已是一种越来越“热门”的行当,早已不是“要不要干、想不想干”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干、有没有机会”的问题。金山区农委主任张亚军对记者说,如今在沪郊,还未成为家庭农场主的,问村里还有没有新的流转出来的农地;已成为农场主的,也问村里还有没有更多的流转地。目前,金山已建立起家庭农场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让最合适的农地配置到最合适的场主手中,同时确保农地流出方农民的根本利益。

  家庭农场的考核机制很严格。枫泾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新的家庭农场主,试用期一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自动终止经营协议。已经正式成为家庭农场主的,只要有转包、转租、拖欠土地流转费等不良行为的,一律取消家庭农场的经营资格。

分享到:
作者:新华社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